甘竹滩洪潮发电站现状(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成员“依然沧海”摄影)
把时针拨回到1970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即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的麦飞刚进入到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工作。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麦飞作为电机技术带头人带领技术小组设计出适合水底运作的水轮机,还主持了水轮机叶片、齿轮箱增速、穿闸门等多个设施设备的技术改进。作为甘竹滩洪潮发电站的第二任站长,麦飞是设计、建设、见证和管理这座发电站的中坚。
一座水利工程凝聚的是一代人的心血,凝固了一代人的功绩,也寄托了一代人的情感与情怀。虽然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在2010年已全面暂停发电,老职工们也早已退休,但仍心系顺德水利,心系甘竹滩洪潮发电站。昨日(12月11日)上午9点30分,龙江镇举行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开馆仪式,数十名退休老职工纷纷重游故地,看旧物忆往昔。跟随子女住在禅城的麦飞7点多就已在家门口翘首以盼,等待着接送大巴的到来。
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正式开馆
“现在再回想过去,看到这些旧物,感觉当时的做法不错,所有人的努力都没有白付出。”80多岁的麦飞在提及到过去这段岁月时,言语间都是抑制不住的自豪与骄傲。据他回忆,当年建设发电站的条件艰苦,几乎一切都靠自力更生,从最微小的螺丝钉到专业的发电机组、水轮机叶片都是亲手制造、亲手安装。工程原料不足时,还自主生产水泥、炸药,以竹代木,解决施工困难。“我们那时候还是聪明的,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创造新的生产力”。
原甘竹滩电站指挥部领导廖荣初回忆,当时工作强度极大,但人们对工作充满激情,大家不分上下,各种奇思妙想不断冒出。“在就地取材,提高效率,减低成本中将个人价值融入到集体的成功中,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时代创新精神”。
展示馆内将当年的设备、历史资料等一一展出
今年,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调研甘竹滩洪潮发电站时指出,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发电设备,这就是顺德人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也正是“科技顺德”建设的精神原动力,发电站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特别嘉奖,说明当时顺德的科技创新是领跑于全国的,发电站及其背后反映的创新精神是顺德的宝贵财富。
甘竹滩洪潮发电站作为顺德科技史上的一座时代丰碑,早在80、90年代就已吸引了众多区内外人士前往参观学习,如今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正式开馆,不仅成为重温顺德水电发展历程的新载体,更是激烈党员干部立足岗位积极做贡献、敢创新、勇担当、善作为的新阵地,承担起展现历史、传承精神、勉励后人、开拓前路的新时代新使命。
龙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春云表示,下一步江龙将会统筹改造周边环境,进一步规划和建设好相关配套设施,同时加强管理,不断丰富和充实展示馆,在科普、教育、展示、交流上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支撑。
在采访的结尾,城网君注意到麦飞扶着老伴袁婆婆的手臂,老两口默默地在说,“好多当年的老职工都走了,这辈子再也没机会见面,还能在今天看到当年的情景与情怀,真好……”(潘美颖)
展现当年工作场景,让年青一代更好了解当年岁月
■多方声音
要积极复原甘竹滩发电站建设历史场景,让广大群众通过实地参观学习,重温发电站的发展历程,强化党员责任担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仿带头作用,继承和发扬顺德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精神,为佛山改革开放再出发、奋力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更大贡献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佛山市委书记鲁毅
水电站是顺德人的骄傲,有很强的保育价值,能够向下一代传达顺德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早在当年顺德就已经是一个重视科技而且走在全国前列的地方,这里可以结合甘竹滩河鲜的美食传统打造特色食街,为顺德世界美食之都打造一个新的展示平台。——顺德老领导韩炳炽
甘竹滩洪潮发电站的技术研发、建成投入使用,充分体现和发扬了党组织领导下党员群众的“爱岗敬业、求实奋进、敢为天下先”精神。2017年7月,发电站正式“退休”8年后,成为了顺德第12个党员教育基地,对当下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传承和发扬顺德人民立足岗位作奉献,敢于担当善作为,爱岗敬业求进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党支部书记廖冠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