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秘书长,曾丽在顺德青年企业家协会任职已近十个年头。过去十年,她所在的协会以服务青年企业家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为己任,坚持“共建平台、共享未来”,不断为青年企业家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顺德需要更多张瑞敏式的领军人物。”在她看来,顺德年轻一代企业家比父辈们都更善于学习,更讲究生活品质,但与长三角地区的商人相比,顺商的抱团意识和国际视野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顺商务实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们讷于言而敏于行的特性。在这一点上,她认为,顺德未来需要有一批像张瑞敏这样既有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又善于总结并行成自己的管理理论;既能在国内做大做强,又能占领国际市场,并能走出国门到哈佛讲课的领军人物。
谈代际差异青年企业家更善于学习更讲究生活品质
如果说,第一代“洗脚上田”的顺商都是凭借他们的经验、胆识和勤劳来打拼天下的话,那么新一代的年轻企业家更多的是依靠科学的管理知识来经营。
记者:您长期与顺德青年企业家接触,与顺德老一代企业家相比,您觉得,青年顺商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曾丽:与老一代顺商相比,如今的青年企业家更善于学习,接触的面更宽,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更多,视野更加开阔。比如我们青企协会和很多友好单位结成联盟,包括与香港城市青年商会、香港创意创业会以及内地的一些青年商会等。粤苏“4+4”青商合作联盟已经成为了一个活动品牌,这个联盟由“广东四小虎”和“江苏四小虎”结成,八地的企业家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论坛,邀请专家过来做一个思维的碰撞。
如果说,第一代洗脚上田的顺商过去都是凭借他们的经验、胆识和勤劳来打拼天下的话,那么新一代的年轻企业家更多的是依靠科学的管理知识来经营。现在青年企业家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他们常常参加各级协会组织的去浙大、中央党校、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学习活动,还去中大、暨大甚至新加波等国内外高校读M BA。经过企业管理的实战,加上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再在企业经营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因此新一代顺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将比老一代的企业家更强,相信他们企业也可以做得更好。
与老一辈企业家相比,顺德青年企业家是比较活跃的,同时也是比较讲究生活品质的一代。像我们青企协会就成立了4个俱乐部,包括高尔夫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都是由有相同爱好的老总组成,非常活跃,他们以球会友,既锻炼了身体,又在轻松中谈成了生意上的合作。老总们喜欢品红酒,喜欢打高尔夫球,喜欢自驾车旅游,喜欢摄影,这些都是比较高雅的休闲活动。这也是随着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之后老总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一个体现。
记者:关于品红酒,媒体也有很多关注,有人认为这是顺商消磨斗志的一种表现,对此您怎么看?
曾丽:怎么会是消磨斗志呢?企业家有钱之后喜欢并且去了解红酒文化,无可厚非,而且在品红酒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其绅士的风度、高雅的气质,红酒有红酒的文化,高尔夫有高尔夫的礼仪,这样的爱好和品位总比去喝得烂醉要好吧。
谈顺商特性抱团意识及国际视野仍需强化
很多企业有小富即安的心理,不想把企业经营得太大,但随着企业家不断地走出国门,这种状况正在改变。
记者:谈及顺商,大家总会将其和长三角地区的商人来比较。青企协每年也都组织会员参加粤苏“4+4”青商合作联盟的交流活动,那么与长三角相比,您觉得顺德新一代企业家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曾丽:我多次去过长三角地区,感觉那边的企业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更加容易抱团经营,行业商会协会的功能发挥得更加好,比如应对某个国家的反倾销,他们更加容易抱团起来应对,这方面的意识要比顺商强一些。
第二是江浙商人的国际视野要更加明显一些。顺德商人更多的是觉得经营得差不多,是个中上水平就可以了,很多企业有种小富即安的心理,如果把企业经营得太大也挺累的。当然顺德也有美的、科龙等大企业正在走向世界。随着青年企业家学习意识的加强,视野的不断扩展,他们当中越来越多企业家开始具有国际眼光和雄心斗志,如我们的会员企业伊之密就收购了美国的一个公司。
另外,顺德企业家也更保守一些,原来很多企业都不大愿意上市,担心上市财务会被别人监管,容易受到制约。不过,现在这些情况正在慢慢改变。特别是他们走出去之后,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长三角的企业做得那么大,企业文化做得那么好,眼光那么远,发现自己跟他们的差距还挺大的,特别是去参观了美国、日本的企业之后,更加激发了他们昂扬的斗志,不断向国内和国外的企业看齐。比如现在青企协里就有很多会员企业把上市当做奋斗的目标。
谈二代接班青年顺商未必一定要做实业
很多企业老板未必要求子女一定要继承自己实业,他们有的送孩子学管理,有的可能会送孩子去学金融,但无论如何,关键是看孩子的兴趣。
记者:近年来,顺德二代接班的话题慢慢热起来,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制造业很辛苦,不让二代继续做制造业,做金融比较光鲜,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曾丽:我们青企协有两种会员,一批是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大多是靠自主创业,自己打拼上来的青年企业家;还有一批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其中有一些是老一代企业家的子女,他们在自己父辈的企业任高管,正在或者已经继承了父辈的企业。这些年轻的顺二代很多有国外学习的经历,他们懂管理懂英语有文化,只要好好培养,他们可能就是顺德未来经济的主要力量。
对那些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准备接班的企业家子女,老一辈企业家对他们要求很严格。很多让子女自己在外面闯荡一段时间,回到自己的企业也是从基层做起,了解熟悉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了解企业员工的想法,比如有个老板的儿子,上班就跟工人一样穿着工服、解放鞋,在车间里从事生产,经过这样的锻炼打造后,父母才敢放心将产业交给他。
除了他们父母给的基础之外,我们协会都会吸收这些年轻的顺二代企业家,给他们多提供一些学习交流的平台,更好地继承父辈的企业。我们今年打算成立一个海归俱乐部,把他们进一步聚集起来,给予他们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当然,也有的企业老板未必一定要子女继承接管自己的企业。他们也觉得搞制造业的太辛苦了,实实在在的打拼,一分一毫地挣利润,不像搞金融的,只要有眼光、有头脑,就可能一本万利。所以他们可能会送孩子去学金融,也可能送孩子学管理或者其他专业,但无论如何,关键还是看孩子的兴趣。不喜欢做企业的二代企业家们也可找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
谈未来发展青年顺商需要学会理论总结
顺德人以务实著称,务实决定了顺商善于埋头实干,不善于言辞,欠缺理论的总结,缺少像马云、史玉柱、俞敏洪、张瑞敏式的能言善辩、有自己管理思想、在全国都特别出名的企业家。
记者:您觉得年轻顺商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未来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曾丽:现在青年企业家处于成长阶段的比较多,但能冒出来的领军人物并不是特别多。从全国来看,虽然顺德的经济实力不差,但与北方相比,却缺少像马云、史玉柱、俞敏洪、张瑞敏式的能言善辩、有自己管理思想、在全国都特别出名的企业家。
顺德人以务实著称,务实决定了顺商善于埋头实干,不善于言辞,欠缺理论的总结。北方企业在做强做大之后善于总结形成一套经验、一套理论,讲得头头是道,而我们顺商则是埋头苦干,可能也有很多经验,但就是没有总结出来。比如我们的隐形冠军企业,也有自己的方法和制度,但却没有形成理论。这一点我觉得应该向“非常小器”的老板梁国强学习,他从指甲钳里总结出自己的企业文化,然后到外面不断去讲课,实际也就是推广自己的产品和企业文化,就像一个“活广告”一样。
希望顺德涌现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领军全国,既有丰富的理论,同时具备实践经验,然后走出国门的企业家。这是未来顺商的希望所在。当然现在也有很多顺德企业已经突破顺德的区域局限,到四川、重庆、江苏、江西等地设厂,并走出制造,走向金融,形成集团化经营,地点越来越广,行业跨度越来越大。 (记者 张培发)
(编辑:柱子)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