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反映)
政协委员吴光琛反映:日前,到江阴、张家港、常熟三市,就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体制改革的方向、思路和做法、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与措施、国际人才的引进等问题进行了考察,认为有许多经验值得顺德借鉴。
一、坚持人才是经济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
据了解,江阴、张家港和常熟三市党政领导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才当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来抓。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督抓人才工作、亲自提出人才调研课题、亲自参与人才工作调研,积极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强力支持。如江阴市委、市政府将2009年定位为“科技与人才创新促进年”,明确提出要树立“抢人才”的意识,不但要在国内抢,更要到国外去抢。去年4月,专门组团到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招聘人才,10天内开了3场招聘会,有40多个博士表明了来江阴工作和创业的意向,成为国内第一个到美国招聘人才的县级市。
二、引进人才的政策与措施值得借鉴
江阴、张家港、常熟等地都有一个共识,就是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为此,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如张家港市出台了《关于促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张家港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常熟市推出了《关于引进海内外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江阴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和用好优秀人才的意见》、《江阴市招才引智经费使用暂行办法》等政策。
张家港市提出,用5年时间组织实施“511人才引进计划”,即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从海内外引进100名具备高级职称、1000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张家港市支柱产业、优先发展产业和重大项目急需的创业创新人才。在国内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建立了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在海外留学生高积聚地建立了联络处等;设立了“张家港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专项资金”。
常熟市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海内外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对在国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市场开发广阔前景、高技术含量科研成果的外领军型人才,在国外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且技术成果国际领先、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的外领军型人才,以及能引领常熟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及软件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外领军型人才,都是他们引进的对象,并开出了长长的激励政策。
江阴则推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530”计划,计划在5年内,引进30名以上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同时,还计划引进外国专家70名以上,赴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引进紧缺人才5000人以上,其中“双高”人才200名以上。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已经成为三市人才工作的共识。
三、可参考做法
人才工作的发展,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育,需要有一个稳定的人才管理机制、形式多样的引进平台和良好的培训服务。
在人才管理方面: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负责主抓。张家港市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都是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实施,并负责协调解决引进计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了由人才办公室制定引进计划,发改委和经贸委提供重点产业发展目录、审查引进人才的投资方向,科技局负责人才引进申报工作,人事局负责编制年度高层次人才引进指南、受理申报材料、审查资格、办理引进手续、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和待遇,财政局负责引进人才专项资金的落实和跟踪管理等良性机制。
在搭建平台方面:一是成立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协会”。二是建立了以海归人才(硕士和任职副总经理以上、本地博士或专家)为主的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三是建立国际人才市场。四是与上海杨浦区、同济大学建立人才服务合作平台等。
在人才培训方面:坚持引进与培训相结合,如江阴市非常重视自身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专门分批分期派出人员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每期学习3个月。去年,江阴市共挑选了30名副局以上级干部到斯坦福大学学习。
四、对策与建议
通过考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才的投入,是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最具远见和回报最高的投入,江阴、张家港、常熟等地的经验已经得到验证。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顺德,要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引进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刻不容缓。为此建议:
1、要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育放在人才工作的首位,以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来带动顺德人才的全面发展。
2、政府,特别是党政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人才工作,确保人才基金的足量与及时到位;各非人才管理的部门,要增强人才工作的意识,主动配合和推动政府的人才工作开展。
3、建立完整的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建设顺德人才交流与培训基地,为实施人才的引进与培育提供良好的支持。
4、要充分发挥顺德区人力资源协会及各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利用社会的力量做好人才工作。
5、构建完善的人才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保障他们能够全心身地投入工作。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