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育
顺德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外取经验、内化于心,十年来顺德在教育上的种种变革,让这个以经济和政治闻名的小城更添了文化与人本思想的气息,并以累累教育硕果见证了其瞩目辉煌。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何婉仪) 粉色上衣,黑色长裤,穿着新校服的晓玲神采奕奕地走进顺德一中大良学校的校门。今年起,陪伴了顺德学子将近8年的经典蓝白校服将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12款带着“民主”与“改革”气息的新校服。
改革背景
教育归位,还权社会与市场
“试水将校服推向社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在全省可谓是先行先试,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区教育局副局长郭金元曾这样评价这场教育改革的破冰之旅。
而改革的契机,还得从陪伴了顺德学子近8载春秋老校服说起。2004年起,区政府对中小学校服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统一款式,统一面料,统一招标,统一价格,统一管理。“这种集中招标的形式在开始运行时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郭金元曾在一场关于校服改革的会议上谈到。
但在2010年后,由于校服用料成本增加,校服生产厂家认为利润很低,都不愿生产,导致校服市场供应赶不上需求,引起很多家长的投诉,在去年还经历了一场小小的校服涨价风波。
鉴于此,顺德区教育局在今年3月提出将校服推向市场化运作的想法,希望让家长与学生参与到选择购买校服的款式和价位上。与此同时,更希望藉此契机进一步理顺学校、教育部门的职能关系。对此,郭金元用“归位”这两个字来定位这次的校服改革,他认为,目前学校承担了一些不应该承担的职能,校服这件事完全可以交还给社会运作。
民主投票
学生和家长取得最后发言权
“我现在只是在替他们做一些基础工作,最后选择什么材质、什么价位的校服都由学生和家长定夺,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再包办。”早在今年3月份,顺德校服改革思路才基本成型之时,顺德区教育局学校管理科的科长温联洲就已经开始为学生的新校服操心。
从布料的柔软度、材料的含棉量以及衣服的款式和颜色等,温联洲细致入微地对比各个供应商提供过来的样式和材质。
而在5月23日,当由顺德纺织商会制定的72套候选的新校服刚一亮相顺德城市网时,就立马引起网友的强烈关注。“哇!太漂亮了,好时尚!我要投票!”顺德城市网网友周鸣初看到顺德新版校服投票页面时,就显得既惊讶又欣喜。
至5月29日投票结束为止,短短一周时间内,投票页面共累计有42万多的点击量,32万多人次的投票,12000多条留言。而同时,这次投票的结果也被教育局当作校服最终版的重要依据,真正实现了学生与家长的民主选举结果。
最终拍板
面对质疑,背负压力继续前行
经过投票,顺德区最终拍板12套校服改革后的款式,质疑之声却接踵而来。家长方面担忧校服会给家庭带来经济困难,并且不知道购买途径,而企业方面也担忧校服的市场化改革因为没有先例可循,等新校服正式面世,可能会面临市场监管难题。
“现在顺德区关于新校服的市场化并没有明确的监管体制,区教育局只负责制定标准,然后所有环节都全部市场化,等新校服上市后,可能有不良商家的仿造。”尼高(顺德)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向记者透露他们最大的忧虑。
据此,顺德纺织商会相关工人人员介绍,新款校服 “除礼服外,每套新校服的价格都在100元以下”。而且厂家可根据款式生产高、中、低档的校服,家长可以根据经济条件任意选择,校方亦可按需选择校服类型。
而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亦表示,根据顺德出台的《中小学校服管理市场化运作实施方案》,校服经营的市场培育、质量监测、价格调控和售后服务监管等,都将由政府相关部门承担,“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校服面世
改革尘埃落定,一服难求是暂时
穿上历时3个多月终于面世的新校服,刚升初一的晓玲心里不知道多美,但她却告诉记者,在开学前夕,新校服可是“一服难求”,几乎所有销售点都没货。
“听说有很多厂家生产新校服,但要找到一个有销售的地方可真不容易。”梁小姐就是其中一位曾为孩子校服奔波的家长。她告诉记者,8月29日当天她曾去过很多地方,但都被告知没有现货,下了订单还要到9月5日左右才能领到所订的校服。
对于这种情况,顺德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因为市场放开,很多厂家还在持观望态度。”而根据校服暂时缺货现象,后来许多厂家都根据市场需求加班生产,并在9月初基本供应上来。
牵动众多市民神经的顺德区中小学新版校服改革终于尘埃落定,目前,顺德中小学各学段的一年级学生已基本穿上了新校服,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舒适”是他们最大的感受。而在这场变革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套校服款式发生了变化,更是校服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行校服管理市场化运作,这是政府下放职责回归给社会的尝试,也是顺德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
声音
区教育局副局长郭金元:顺德素有尊师重教的民风社尚,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去年,区教育局确定了教育从优秀到卓越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办自主性开放型教育的方向。而接下来,我们将以打造卓越教育为目标,以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以建立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教育投入成本测算与发布体系等为平台,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工作,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创新驱动、凝心聚力,让教育从优质走向卓越,让全体市民享受教育发展带来的成果。
★数说
现代教育体系
目前,全区共有托儿所174所,幼儿园272所,在园幼儿74376人,入幼率99.92%;共有小学153所,初中41所,普通高中21所,职业技术学校13所,高等院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区在校中小学生共303912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职工共27179人。
教育民生工程
为实现教师收入待遇“两相当”, 顺德区政府在2009年拨款1亿元、2010年拨款3亿元提高教师收入的基础上,2011年再次拨款3亿元增加教师工资收入,全区超过2万名在职和退休教师受惠。单单是2011年,全区资助低保家庭子女就读7671人次,资助金额达7872005元。妥善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近9万名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在顺德就读,其中90%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
教育成果成就
顺德2002年成为广东省首批“教育强市”;2004年10个镇(街道)100%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2009年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先后获得国家荣誉有2002年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2007年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单位;2009年获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
★启示
一直知道,顺德是一个改革之城。借力三大改革之风,顺德的教育部门也一直在教育改革上动作频频,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
区镇两级教育行政机构实施大改革,全区公办中小学校实施实名制管理,与此同时,还全面推行绩效工资改革等等,不难看出,一连串的改革都统一指向着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目标,所有零碎的片段都将编织成一张名为现代教育的大网。
而值得一提的是,顺德在推行教育体制的改革上,还非常注意利用社会的力量,结合顺德社会体制综合改革推动社会建设创新。包括成立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聘请教育科研人员与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代表在内等26位委员,建立重大政策决策咨询委员意见制度。
还有进一步拓展社会资源参与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学校工作,如以容桂蓓蕾幼儿园为试点单位,引入容桂青少年促进会这个社会组织,参与学前教育工作;以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为牵头单位组成产学联盟,吸引优质企业加盟……
正是由于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相信社会的自信,顺德教育经历多年改革,瞩目的教育成果累累,在风雨飘摇的议论中,从容书写着这个小城特有的教育传奇。
(编辑:吴岩)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