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小心你的财产安全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何燕金) 到网上逛街目前已成为中青一代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衣服、鞋子、饰品、书籍、日用百货……网上应有尽有。然而,网购的方式也一年比一年火,但在这把火的背后,却隐藏着各种骗局、骗术、网络犯罪也时有发生,因此在网购过程中,消费者一定要多加几个“心眼”。
支付宝系统故障?小心是陷阱!
消费案例
在伦教上班的许小姐告诉记者,早前她在淘宝网搜到一款很喜欢的羽绒裤,比商场里便宜多了,便用淘宝旺旺联系卖家。卖家发过来一个很长的链接,许小姐打开一看,是一个和淘宝店铺页面一模一样的网页。卖家问道:“你可以直接在上面拍,但今晚支付宝可能有点问题,付不了款,你有网银吗?”。“我没有网银,不行的话我明天给你付款吧。”许小姐说完,输入支付宝账号和密码试了一下,跳出来一个提示,显示支付宝系统故障,付款没有成功,她以为是淘宝出了问题,没有在意。第二天,许小姐习惯性地打开旺旺,却发现旺旺账号已经被盗,支付宝提醒她的账户存在风险,已经被冻结。
市民声音
大良范小姐: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还有人假扮客服要了我的手机验证码,骗走了我的支付宝,幸好账号里的钱不多,不然心痛死了。下次再有网店发链接,千万不能随便打开了!
消费支招
第一、网购过程中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一旦遇到需要输入账号、密码等环节,一定要仔细核实网址是否准确无误,再进行填写。更不要轻易尝试点击QQ、E-mail等方式得到的交易链接;第二、不在对方以低价或其他理由发送的站外商品页面、付款页面等处交易,采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等进行支付,可最大限度保障交易资金的安全;第三、为经常网购的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并设定为自动更新,确保自己的账户与资金安全免受病毒、木马等非钓鱼类威胁;第四,提防“钓鱼网站”,此类网站通常采取与正常域名和网站内容非常相似的手段来欺骗消费者,盗取姓名、手机号、通信地址、银行账号和密码等用户私密信息。
市民网购时一定要提醒十二分精神,看清网址是否正确,如有异常即停止交易,关闭窗口。网购消费者要时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一原则,别因贪小便宜而吃了大亏。
不想留“手尾”?落足眼力选网店!
消费案例
近日,来自容桂的张小姐也向记者“吐槽”,早前她在淘宝网上看中了一家网店的床上桌,于是将其拍下来,一心等待新桌子的到来。几天后快递员把桌送到张小姐手上,迫不及待的张小姐打开一看,却愣住了,因为她发现桌面有一条大裂缝。张小姐便马上联系该网店店主,向其说明了货品问题,幸运的是,店主愿意只收张小姐五折的价钱。
但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像张小姐一样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很多遭遇到货不对板的情况下,由于怕麻烦、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等原因,他们往往选择“吞声忍气”。
市民声音
乐从谭先生:如果网购经验多了,你会发现货不对板是常有的事。有时遇到好的店主就愿意少收点钱,遇到服务差一点的店主就根本不“鸟”你。我曾经在网上购买过一台手机,但由于收货时没有检验清楚,后来才发现手机按键松松垮垮,一直跟该网站的客服理论,寄回去直至退款成功足足用了两个月时间。有些东西还是不宜在网上购买,一旦发现质量不及格,心里不爽,退货退款还麻烦。
消费支招
网购消费者在付款环节需要更加谨慎,现在网购的付款有银行转账、货到付款、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三种方式。银行转账较为不安全,因为消费者先付款,到时商家不发货或货不对板,就不能申请退款,保障不了自己利益;货到付款,看似是最方便、更安全的付款方式,但是一般快递员都是要求消费者先付钱后才能验货,如果消费者在验货时不够细心,申请退货基本也是难过登天。
本网提醒各位热爱网购的消费者,如果不想留“手尾”,网购时要找有信誉有保障、服务团队好的网店。另外,在付款方面,使用譬如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一般好的购物平台都有专门的付款平台,就是把钱付到第三方交易平台,等收到货物了,消费者也满意了,才去通知平台把钱付给卖家,这样比较保障消费者的权利,而且不需要急于付款给商家,可以慢慢验货两三天再打款给商家。另外,申请退货退款也方便,因为钱还在第三方那里,只要有正当理由都可以申请退款。
公共场所“蹭网” 谨慎操作保密性信息
消费案例
除了网购要留心外,在公共场所使用网络也要多提防,因为这有可能让你损失惨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WiFi网络也变得无处不在,现顺德不少酒店、餐厅、饮品店等公共场所为方便客人,贴心地提供了WiFi上网服务。
然而在近日,有黑客自曝称,在一些提供无线上网的公共场所,只要一台Win7系统电脑,一套无线网络以及一个分析软件,就能轻松搭建出一个WiFi网络。由于不需要输入密码,顾客的手机自动搜索后,很容易直接连入黑客设置的网络,这时候如果进行银行交易,黑客就能轻易盗取手机用户的网银账号、 密码等信息。
市民声音
大良刘先生:以前为了省流量,最喜欢到有WiFi的地方上网,一边叹下午茶,一边看股市。知道有这样的黑客之后,我也不敢用了,还是自己买个上网卡比较安全放心。
消费支招
在手机或电脑使用公共场所的WiFi上网时,网民最好不要在电脑上操作具有保密性的信息,如银行密码、金融业务密码或者身份证号码等等。如要进行金融方面的相关操作,则可以使用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官方网络,如中国移动的“cmcc”,中国电信的“chinanet”等,而本身有3G流量的用户,在流量充足的情况下,最好也不要使用公共场所的WiFi。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有些手机可以设置WiFi自动连接,只要有免费的WiFi就自动连接。但往往这些用户很容易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落入黑客的圈套,因此手机用户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只有自己想用的时候才打开。
(编辑: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