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8日在佛山市顺德区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 黄喜忠
各位代表:
我代表顺德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激流勇进 再立潮头
过去五年,是顺德经济社会发展经受重大考验、战胜严峻挑战、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圆满完成了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创造了顺德发展史上又一个精彩五年。
2010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35.5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6.75亿元,均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地区生产总值在2006年突破千亿关口的基础上,本年末将突破2000亿元,再造了一个经济顺德。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514.96亿元,比五年前增长9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6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43元,分别比五年前增长47.1%和34.4%。
五年来,我们突出结构调整、质量并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积极实施龙腾计划、总部经济战略、企业上市工程,推动制度创新,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认定21家总部企业,新增6家上市企业,45个项目入选省现代产业500强。美的集团年产值突破千亿元,机械装备产业成为第二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成功引进彩虹O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部省共建广东工业设计城,金融创投、大型商贸、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效益显著。区域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自主创新活力充分彰显。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15年领跑全国县域。新增13个中国驰名商标,驰(著)名商标数量连续10年位居全国县域前列。建成三院一中心 、中科院顺德特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检测中心等创新载体,成为首批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区。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150项,主导电压力锅国际标准修订。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区域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集聚布局得到强化。德胜商务区建设正式启动,北滘总部经济集中区初具规模,伦教珠宝首饰总部集群逐步形成,乐从三大专业市场功能升级。广东顺德清远(英德)产业特别合作区开创全省区域合作新模式。中国南方智谷定位方向和功能分区确立。西部生态产业新区成功吸引美的智能家电、浦项钢板等大型项目落户。产业集群规模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我们突出规划引领、环境先行,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功能明显优化
规划统筹力度空前。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形成综合规划与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的大规划体系,确立三大功能片区 城市发展格局。社会各界对规划引领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提高。
城市建设亮点纷呈。广珠城际铁路、太澳高速等建成通车,碧桂路、佛陈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内畅外通的交通格局基本成型。土地管理集约高效,城市开发规范有序,中心城区凝聚力逐步提升,“三旧”改造加快推进。500千伏顺德输变电工程和德胜电厂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天然气供应实现零的突破。
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启动智能城市建设,数字城管在大良7个社区试运行。完善配建停车位政策,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实施TC公交改革,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出租车全面更新换代。144公里区域绿道全线贯通,无障碍设施改造基本完成。启动美城行动 ,着力解决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
生态修复成效显著。关停25家陶瓷企业,集中整治电镀、漂染、塑料等行业,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5.2%,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全面达标。完成重点水利工程建设115宗,内河涌整治384.3公里。建成覆盖全区的饮用水源水质和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及气象自动监测网。实现镇街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7.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6.3%。完成14140亩林分改造,通过省林业生态县检查验收;新增、改造绿化面积达521.5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
五年来,我们突出以民为本、和谐共建,加快发展民生事业,生活品质有效改善
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省率先制定幸福指标体系,每年推出一批惠民实事,民生事业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70%。全省首创完全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参保率超过90%,居民医保参保率超过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推行居民门诊一卡通,深入开展名医进村居活动,居家养老、家庭病床服务覆盖全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得到更多关怀和照顾。军民共建、双拥优抚安置深入推进。
公共服务事业繁荣发展。成为全省第二个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获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新(扩)建中小学校72所,教师收入实现“两相当” 。建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在全国县域率先实现全部镇级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晋级三甲医院,区属医疗机构易地新建和扩建工程加紧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76家,连续多年获评“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推进。形成三级慈善网络,全部镇(街道)均成立慈善会,90%以上的村居建立了福利会。
文化强区建设全面开展。演艺中心、图书馆新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落成开放,建成文化广场18个、农家书屋77家。曲艺、美术、书法、合唱等文化品牌建设绚丽多姿。龙舟说唱、香云纱、人龙舞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创文”工作深入开展,好学顺德、顺德好人等品牌深入民心。体育事业和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被授予“全国龙舟之乡”、“全国水球之乡”等称号,顺德籍运动员共获得3项世界冠军、3项亚洲冠军、64项全国冠军。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创建平安顺德。建设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刑事发案率连续6年下降。完善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台和应急管理体系,社会管理有效加强。强化安全生产,加强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建立现代社工制度,“两社三工” 社会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五年来,我们突出先行先试、锐意创新,探索公共治理模式,政府效能稳步提高
综合改革深化完善。全面开展综合改革试验。大刀阔斧推进大部制改革,初步构建起精干高效的党政组织架构,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省委、省政府确定我区为省直管县体制试点,赋予我区地级市管理权限,省人大常委会以决定形式为我区改革提供法制保障。全面推开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探索政社相对分离,实现村(社区)行政服务站全覆盖,建立基层协同治理新格局。试行公务员聘任制。研究铺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体制综合改革,不断将改革由体制内向体制外延伸。
决策机制逐步健全。优化政府决策、执行、监督运行机制。组建区镇(街道)两级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和专业领域的咨询机构,改进政策研究制定流程,完善决策咨询、听证和民意征集吸纳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网络问政有序开展。
依法治区扎实推进。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全面完成“五五”普法。强化政府廉政建设,创新开展监察、审计工作和惩防体系建设。侨务、外事、统计、人防、气象、武装、档案史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五年的辉煌,是区委正确领导、全区上下团结拼搏以及各方倾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省、市驻顺德单位,向人民解放军、武警驻顺德部队,向长期关心、支持顺德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广大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发展实践,为未来发展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必须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根基。产业是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大的亮点,也是顺德始终领跑全国县域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紧紧抓住产业发展不放松,更加注重产业发展质量。
——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改革创新是顺德发展之魂、发展之本。要继续拿出敢为人先的锐气和魄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试的勇气,促进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必须坚持以城市升级为路径。城市是转型发展的载体,更是美好生活的根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作为顺德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径。
——必须坚持以市民幸福为目标。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追求,把赢得百姓口碑作为最大的成就,汇聚各方力量,共建共享幸福顺德。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城市化水平、政府职能转型、社会建设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有待化解。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凸显,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综合改革攻坚任重道远,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使命艰巨。我们要积极面对、认真审视、切实解决。
城市升级 幸福共享
今后五年,是顺德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国内经济长期稳健向好、现阶段通胀压力仍然较大,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区域竞争日益加剧,顺德转型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区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市影响力显著扩大,改革能量不断释放,顺德转型发展根基扎实。上级党委、政府对顺德发展寄予厚望,企业、市民对政府充满期盼。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忧患意识,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抢抓机遇,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再创一个发展黄金期,让市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战略目标,紧扣“宜居顺德、智慧顺德、文明顺德、和谐顺德”的工作主线,按照城市品位、生活品质、文明水平与经济地位同步升级的总体思路,突出城市升级、产业转型、改善民生、深化改革、政府建设五大重点,实现发展方式和政府治理双转型,增创科学发展的领先优势。
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城市魅力更加彰显,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公共服务更加高效,社会文明更加进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全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城市升级,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
城市是顺德新一轮发展的主要动力源。要按照产城联动发展、生态优先发展的思路,建设生态产业友好型、城市乡村融合型的特色宜居城乡,打造兼容大城市产业效率和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网络型城市 。
实施功能分区,优化城市格局。加快规划落地。科学制定城市升级五年行动计划,建立三大片区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工作机制,扩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合理布局重大设施和重点项目,确定片区内部核心组团项目开发时序,形成东部片区引擎带动、北部片区和西南片区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建设顺德新城。依托德胜滨水长廊、顺风和大汕“双岛”、德胜总部商务区、南方智谷核心区、顺峰山公园城市门户区等项目,发挥山水景观优势,配套标志性建筑和公共空间,实施理想城市示范项目,聚集科研、商务、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打造顺德新城,带动容桂东部新区和伦教休闲文化商圈发展,塑造阳光智城核心区。打造创意新城。全力配合东平新城建设。推动东平水道沿线和原325国道乐从—龙江展贸走廊融合城市生活功能,依托北滘新城和陈村新城打造潭州水道滨水组团,聚集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和现代信息物联产业,向提供特色公共服务的卫星小城转型。建设生态新城。依托勒流滨水新城、西部生态产业新区、杏坛水乡、均安国际生态谷等项目,聚集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生态休闲产业,打造现代产业基地和养生度假、商务会议、生态人文旅游基地。
实施双网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水网、绿网等生态网和路网、电网、信息网等市政网,为网络型城市提供设施保障。推进水网建设。建设了哥山港区,完善水利设施,加强内河涌综合整治,做好顺德水道、东海水道等水源保护工作。扩大污水收集管网覆盖范围,统筹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加大村级工业区排污监管,抓好重点污染源减排治理,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完善城市地下管网共建机制和运营保障体系,逐步实现雨污分流。推进绿网建设。“点线面”相结合,全面提升绿化水平。建“点”,精心打造顺峰山公园、东平新城中央公园等大型综合公园和滨水、环山、郊野公园。连“线”,加快道路沿线防护绿地建设,以绿道串联区域生态景观,以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公共绿地固化生态隔离带。扩“面”,推动森林入城、公园下乡,建设社区公园,扩大景观绿地的公共休闲功能。推进路网建设。构建以高速公路、快速干线和轨道交通为快速通道,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多层次城市交通体系。2015年底前力争形成7条高速路网、7条快速路网、10条区内主干路网体系,加快融入珠三角主要城市1小时经济圈,形成各镇(街道)之间半小时生活圈。推进电网建设。加快推进500千伏顺德站扩建等项目,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推广节能技术。推进“数字顺德”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化设施配套,整合数字城管、智能交通等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实施环境再造,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集约发展、精细管理。科学利用土地。创建国家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完善土地供后监管机制,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实施“三旧”改造。以工业升级和旧村居改造为主攻方向,有序推进集约布局、旧貌换新,重点推进乐从北入口等项目改造。开展美城行动。按照净化、绿化、亮化、序化要求,全面铺开“八个一” 精品化管理示范试点,明晰管理责权,破解管理难题,优化城乡生态环境、绿化养护、市容卫生、市政设施和夜景灯光管理。提升城市文明。深入开展“创文”工作。加强区域形象宣传,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加大历史街区保护和旧建筑修复力度,塑造区域人文品牌。
二、推进产业转型,打造高端发展新优势
产业是顺德发展的根基。要结合创建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推动顺德制造向智造转变,实现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促进资本、创新、人才三大核心要素有效配置、有机融合,提升产业软实力。完善金融创新服务。培育现代金融业态,发展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机构和多层次的创业及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多渠道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完善国有资产运营平台。推动企业上市,建立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和企业信用体系。健全自主创新服务。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加快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共性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研发投入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确立中长期人才战略发展目标,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机制,完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引进和培育产业领袖、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适用型技能人才。
优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整合政策资源,创新扶持手段,健全以龙腾计划为统领的产业和企业政策体系。完善总部经济政策。扶持企业总部集聚区和商务功能区建设,培育总部经济产业链,打造中国民营经济总部基地。完善品牌经济政策。培育自主品牌,实施质量、商标和标准化战略,鼓励品牌输出,引导集体品牌健全运作管理制度。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指导和扶持企业应对危机冲击。鼓励企业做专做精,培育细分行业龙头。建立土地等资源供应的透明机制,让不同体量的优质企业公平获得土地、厂房等发展空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发展。加快家电、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家具等基础产业升级。优先发展产业金融、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建设城市综合体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和外延农业,创新农业流通模式。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关键性重大项目,鼓励现有企业进入光电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装备、生命医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快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引导各镇(街道)围绕功能片区定位,突出特色优势,淘汰落后产能,打造特色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辟设计创新、营销创新、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等转型新途。
建设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将中国南方智谷打造成珠三角智造中心和科技综合体,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研发应用等2.5产业。将西部生态产业新区建设提升为区域战略,创新运营管理机制,建设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基地,申报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将广东顺德清远(英德)产业特别合作区打造成新型区域合作示范区,创造可复制模式,为我区优质企业扩能发展开辟空间。争取成片改造村级工业园区,盘活存量土地,发展创新创意企业孵化园。
三、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打造和谐幸福新生活
令市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品质、更有价值是我们发展的目的依归,也是幸福顺德建设成效的评判标准。要全面实施社会建设行动计划,提高市民幸福指数,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注重系统谋划、科学布局。坚持底线均等、同城共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服务型财政保障制度,将新增财力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加大对相对欠发达镇(街道)、农村地区以及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坚持集约设计、分级配置。按照中心城区、功能片区、社区三级不同功能需求,合理测算确定重大公共设施数量规模、配置标准、空间布局和用地规划,提高城市资源的集约使用效率。
注重改薄扶弱、均衡发展。率先全面实现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标准要求。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科学设计公交线路,提高公交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重点发展公共租赁房和限价商品房,努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以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五保供养等为主体,临时救助为补充,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健全残疾人服务支援体系。
注重品质提升、机制创新。按照“五个率先” 的目标,突出重点、先行先试。重点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民办教育多元发展,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教育管理。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学有其位,完善外来人口子女积分入学制度。重点推动市民充分就业。完善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发公益性、社区服务等就业岗位,建立就业技能培训体系,设立市民创业基金,推进“充分就业社区” 建设。重点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研究建立社会保障补充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入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重点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公立医院管理机制,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探索医院服务第三方评价体系。推进第一人民医院等易地新建和扩建工程。建立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开展社区家庭医生试点。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指标顺利完成。重点加强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强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三大环节的日常监管,完善食品质量追溯、市场准入、信用监管、应急反应、整治惩处等制度。重点健全社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平安顺德。推行大巡防勤务机制,扩大城乡智能化防控覆盖面。完善城乡防灾减灾体系、全区综合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各项配套机制建设。完善重大决策维稳风险评估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开展“六五”普法,推动依法治区。
注重文化引领、全民共建。发展公共文体事业。系统挖掘并传承顺德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完善文化发展政策体系,健全社区文体设施,推动文化下基层,建设学习型社会。增强全民参与社会服务意识。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市民参与志愿服务,建立公职人员及在校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制度,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和公民道德建设,维护公平正义,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打造协同共治新模式
改革创新是顺德持续领先的根本保障。要勇闯改革深水区,全力掀起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社会体制综合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高潮。
强化改革统筹联动。加强顶部设计和统筹协调,实现三大改革互促互补。完善改革实施方案。做到以小见大,对具体现象进行追本溯源,深挖制度症结;做到以点带面,权衡轻重缓急,明确改革时序和试点范围;做到以下促上,尊重基层首创成果,及时提升为全区性决策措施。完善改革协调机制。坚持管理权限转移与社会组织培育同步推进、大部制完善提升与新一轮改革同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同步推进。
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综合改革的核心。推动简政放权,实现自我变革。优化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分工定位,充分尊重市场和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能力,放权、授权、还权相结合,彻底解决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推动流程再造,实现统筹引领。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党政运行机制。区委区政府负责重大决策和综合性政策的制订,区属部门负责专业性政策的制定和监督实施,区法定机构、事业单位和镇(街道)负责执行。理顺各部门职能及内设机构之间的关系,建立横向配合的部门协调机制和审管分离的内部运行机制。推动政社分离,实现村居自治。强化村(居)委会的自治职能,推行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事。优化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功能配置,发挥村居行政服务站在统领社区服务方面的关键作用。
强化重点攻坚克难。直面深层次问题、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避免在改革过程中形成新的历史问题。突出审批标准建设,实现阳光审批。以审批流程、裁量准则、系统平台的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行政审批高效化、标准化、集中化、社会化、信息化“五化”建设。突出历史矛盾化解,实现社会和谐。以解决历史欠账、统筹城乡发展为突破口,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社会参与共治,实现公共治理。以健全社会协同治理机制为突破口,推进法定机构试点和事业单位改革,健全社会组织扶持机制和社会工作制度,引进和培育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设以镇(街道)社会服务综合体为枢纽,以村(社区)家庭服务中心为支点,以各类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运作主体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新格局。
强化改革成果共享。以公众满意为导向,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大幅简化办事流程、降低办事成本、丰富办事手段、提高办事效率。以农民得益为标准,优化农村管理模式。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福利、强化农民保障、扩大农民权利。以多元供给为基础,弥补公共服务空间。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多层次的民生保障体系。
五、推进政府执行力建设,打造高效廉洁新形象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要更新理念、完善机制,全面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将理想城市的战略构想和理想生活的美好蓝图落到实处。
始终保持勇于创新的锐气和朝气。创新是执行的动力保障。健全公务员创新激励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吸纳高级人才和专业人才加入政府管理团队,加强公务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营造包容改革氛围,让无私、敢闯的人大胆干事。
始终保持敢于负责的魄力和豪情。负责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加强政府效能促进工作,建立工作年报及公开制度,完善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实行结果导向的绩效考评办法,建立能进能出、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始终保持勤于务实的韧劲和激情。务实是顺德人的优良传统。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脚踏实地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落实基层调研和民意征询机制。实施科学发展考核试点,完善社会参与绩效评估、行政监督制度和工作纠偏机制,整治浮躁和浮夸风。
始终保持乐于奉献的境界和热情。奉献是公务员的首要修养。加强理想信念建设,增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创新干部选拨任用工作。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树立清正廉明、干净干事的政府形象。
今后五年,要组织实施十大重点工程 ,包括顺德新城工程、东平新城工程、基础网络工程、环境再造工程、产业软实力工程、产业载体工程、现代产业工程、文明安康工程、安居乐业工程和改革创新工程,确定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将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城市升级宏图展现,发展前景催人奋进。我们有责任、更有信心推动顺德进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让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扎实工作、奋勇争先,为开创幸福顺德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