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精品荟萃 > 时政策划 > 品质之城,社工温情 > 建言顺德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杨海清:要培养当地民间社工机构



杨海清


  顺德城市网消息 “现在顺德的社工服务发展情况与两年前的广州大相径庭。”这是广州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处处长杨海清在昨日的论坛上对顺德当前社工服务工作的第一印象。从2007年开始,广州市正式开始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驻到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服务。2009年,广州全市通过社工职业考试的专职社工共有1550多人,分布于多个行业当中。

  杨海清指两年前的广州也是像顺德现在一样,几千名青少年才配备一名社工,数字上的比例严重失调。“由于社会对社工认识不足,目前珠三角出现社工荒,2年以上经验的社工更是稀缺,为此,在宣传上仍需进一步加强,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社工。”

  杨海清曾亲身到香港去学习社工服务模式,他曾提到中国实际上不缺少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者,但是中国缺乏现代意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现在社工在整个社会上起的作用不单单是解决一些人心理的倾诉,或是青少年的恋爱问题,有时政府部门无法推进的工作,反而社工能做得好。”杨海清记忆最深刻的时,广州不少交警部门曾对于街上长期“盘踞”的流浪汉束手无策,最后,请来社工,社工通过平等的交流,最终解决相关事件。

  “有时,社工作为第三方,两主体之间没有利益关系,在推进某些工作上反而更顺利。”正是认识到社工的社会重要性,杨海清已在广州多个社区内建立专业的社区结合服务中心。为居民个人、家庭以及社区内的青少年、老年人提供社区服务。“到2015年,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将覆盖广州一半以上的街道,我们力争在2020年前做到全面覆盖。”

  为此,杨海清建议,顺德可以培养本地的民间社工机构,培养公益性社会组织,以民间社会组织力量与政府一起推动社工服务。“珠三角仍至整个中国,民办社工机构力量还是比较弱的,政府要发展这部分的力量,共同参与到公共服务中去。”此外,杨海清还表示,要健全社工服务设施,在设备和开展活动场地上提供更多的支持。



□梁雯雯 通讯员 谭玺(编辑:林和)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王思斌:顺德推进社工服务有独特的优势
下一篇:区洁盈:顺德社工服务要从实际需要出发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