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主人:何劲和 职业:现任佛山市党校副校长
踏进何劲和的家门口,便可“嗅”到浓浓的书香味———中式装修,连家具也是古藤木类,十分古典;迎面映入眼帘的是客厅和饭厅“书柜背景墙”,与此古色古香的装修浑然一体,整间房子俨然就一“书屋”!
何劲和笑着说,“我家的墙体就是书柜。”经何劲和“指点”,记者发现这“书柜墙”真的是“无处不在”,除了显眼处的,还有房间里,电视柜旁边的,只要是能挖空不影响主体的墙,都是书柜!
记者参观一番后又发现,这满屋子的藏书涉及了各个领域,从国学类的《四书五经》、《中国大百科全书》、《资治通鉴》等,到政界、商界人物传纪、到小说、诗集、甚至养生、医药、佛学等,还有一些家传的“古籍”,这简直就是一个浓缩版的图书馆!
何劲和作为顺德本地社科界较有名的学者,经常出席各种论坛和文化活动场合,记者也常被他纵贯古今的谈论所吸引,当接到采访任务时,记者饶有兴致:究竟什么样的书会是何校长的至爱?
然而,一轮采访下来,着实让记者失望了,“博览群书”这个词语用在何劲和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但这个“最喜欢的书”却让他想了半天也无法选出一套来。何劲和坦言说:从读书到工作,不同的人生阶段喜欢的书都不一样,像现在,就很喜欢看具有前沿观点的社科类书籍,至于最喜欢哪本,确实很难选。”
而对于自己阅读的经历,何劲和则十分感慨:“现在的年轻人,能选择看的书实在是太多了,而且经济发展了,买书也已经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确实是很幸福。我们那个时代,能吃饱肚子已经不错了,买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且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只能看‘指定’的主流书籍,想看的书又看不到,又没能力买的感觉至今仍感受至深。”
在记者的引导下,何劲和打开了记忆的匣子,将往事徐徐道来,彷佛又回到了年轻时那些为书痴狂的时光……
小时候: 到书店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
“在我中小学的时代,由于经济条件非常有限,家里兄弟姐妹多,能吃饱就已经不错了,根本谈不上买书。”何劲和回忆道。那时候他已对书非常痴迷,而幸运的是,在顺德这样一座走在时代前沿的城市,在上个世纪70年代已经有了新华书店和图书馆。
泡新华书店和到图书馆借书,是年仅十来岁的何劲和每天最热衷的事情。“买不起书到书店看书就是最好的途径,那时的我到书店一站就两三个小时,以致后来书店的人也都认识了我。”何劲和笑着说道,那个年龄的他,热衷看当代小说,“《金光大道》、《艳阳天》、《香飘四季》等等,都是文革时代的小说。”何劲和说道。
他还告诉记者到书店看书的一个窍门,一次不只看一本,选几本自己感兴趣的,每本一天看几十页,而且还要预防被书店的工作人员“哄”出门去,如果在这个书架前站着看了差不多长时间,就要“转战”到另外一个书架去,这样才不容易被发现是来看书的,而不是买书的。
“中小学时代的课余时间基本上都是这样度过的,当时的新华书店的书几乎都被我看遍了。”何劲和得意地说道。
大学时:只能看“指定”书籍
对于大学时代以及攻读研究生时期的阅读,何劲和就显得深沉一些。
由于何劲和的专业是汉语,大学时代看的书大部分是学校“指定”必看的书籍,如中国古代名著、外国名著、电影、文学评论、当代主流作家的作品等,都是专业需要,一定要看的书籍,但非主流作家的书籍,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是很难看到的。
“正值青春时代又是文学类专业的我们,当然希望看到更多作者的作品,但在那个时代,这还只能停留在思想层面。”何劲和遗憾地说道,“比如看了《红楼梦》,就想看看《金瓶梅》,但《金瓶梅》被列为禁书,在学校图书馆是不可能外借给学生看的。”
而在攻读研究生时,何劲和的阅读就更针对专业,“几乎没有时间看别的书籍,只能有时看看报纸、杂志当做消遣。”何劲和说,研究生三年时间都用来研究先秦作品,其中花了一年时间来做毕业论文,研究这些古籍里文字的表达、语法等。
工作后:终于能“饱”览群书
“参加工作后,就真的是‘思想大解放’,不再受专业的约束,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了。”讲起参加工作后的阅读,何劲和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那时刚好上世纪80年代中,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正是文化界、思想界最活跃的时候,出版非常丰富,“这正是‘解渴’的时候,也是真正到了‘博览’的阶段。”何劲和说道。
“从最初参加工作时候的‘博览’,到后来从事政府干部培训工作,开始从‘博览’逐步倾向于看社科类、时政类,这些书籍能让我更快地了解前沿观点,跟上时代的步伐。”何劲和一边说,一边走向书桌,拿起一本蓝色封面的书———《未来是湿的》走过来对记者说,“这本书就是最近买的,正在看,讲的就是网络让人们的距离更加接近,所以未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湿的,这个观点很新,也很符合现在时代的发展趋势。现在我就比较倾向于看这类书。”
谈到最后,记者也抛出了现在也不少“烂书”充斥市场,而且书籍的定价都比较高的话题,何劲和表示,他个人买书有一个准则,就是感兴趣的,再贵也值得买。
(编辑: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