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明(资料图)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海梅) 接受媒体关于顺德社会体制综合改革的采访,忙碌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用了特别的方式来表达对此次改革的重视:书面答复。他认为,顺德社会体制综合改革的特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缓解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
宋世明认为,“顺德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一点都不比未发展时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经济建设这条腿长、社会建设这条腿短之间的矛盾使然。是顺德过去的传统发展模式使然。现在,顺德改革开放以来沉淀的民间资本丰厚,顺德招商引资并不难,最难的是化解过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最难。特别是现在农村经济纠纷与顺德过去工业发展粗放用地(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用地大概30万亩左右)有很大直接关系。社会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否则,不仅经济转型升级无从谈起,就是传统的发展模式也难以为继。
解决“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相对超前”与“政府社会职能相对滞后”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
宋世明认为,顺德20世纪90年代初的改革,基本上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行跨越,基本上实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历史性跨越,基本上在经济职能领域实现了“裁判员”与“运动员”角色的实质性区分。正因为如此,顺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县域经济的领跑地位。但是,政府与企业边界清晰的同时,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却模糊了。政府没有充分重视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没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如,发达的顺德行业协会在协助、协同政府经济职能方面发挥了骄人的作用,但是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政府没有扮演“掌舵”角色、社会组织没有发挥“划桨”作用,没有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共治双赢。以顺德开展养老服务为例,目前顺德区有15家养老机构,只有1家是民办的。主要的养老服务仍以政府为主。政府要负责养老机构的发证、年审、纠纷调处和人员培训、交流、咨询等工作。“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相对超前”与“政府社会职能相对滞后”造成的必然结果是,政府依然是一个疲于奔命的政府,难以充分发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解决“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
宋世明认为,顺德大部制改革是最接近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种大部门体制改革,也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大胆的改革,运行基本平稳,预期效果日趋彰显。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部门体制只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与基本前提,在本质上依然属于“体制内改革”,即行政权力在党政机构内部的重新配置与优化。要充分彰显大部门体制改革的作用,要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大部制改革的实惠,必须把“体制内改革”引向“体制外改革”。
如果顺德2011年8月开始启动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居于“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的中间地带;那么,顺德10月启动的社会体制综合改革,典型地属于大部制改革向社会领域的延伸。不仅要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而且要充分发挥社会与政府的协同共治作用;不仅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而且还要充实与加公共服务职能;不仅要求体制内权力配置科学、运行顺畅、行为规范,而且要求体制内公共权力机构与体制外的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因此,宋世明表示,顺德目前的社会体制综合改革,至少要解决以上三大基本矛盾,完成三大使命。
而从目前改革方案看,宋世明则认为顺德社会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的最大特点是:高度的改革协同性。
(编辑: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