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精品荟萃 > 社会专题 > 与您分享阅读的乐趣-2011年4月23日世界阅读日 > 活动播报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国民阅读现状调查




  4月15日,世界读书日前夕,2011北京春季书市在北京地坛公园举办。中国出版集团、北京新华书店、中国书店、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社会特色书店等300余家参展单位,20余万种图书和音像制品,汇聚地坛公园,打造京城最大图书卖场。主办方宣称,本届书市将以“新视角”、“新潮流”、“新方式”和“新时尚”,让读者在购书的同时享受多元文化体验。

  根据2010年公布的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公民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21.02分钟,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4.70分钟,人均每天读杂志时长为15.40分钟,人均上网时长为每天34.09分钟,人均通过手机阅读的时长为6.06分钟。抛开纸媒体或电子媒体孰优孰劣的争论不说,这样的阅读时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是令人汗颜的,年人均阅读量远低于法国、以色列、日本和韩国。——曾经的诗书之国,何以如此?正在进行中的书市或许正是一个可供管窥的机会。   

阅读现状之书店:参加书市不合算

  4月15日开幕的地坛书市,尽管书市的场面看起来仍然很热闹,但细心的读者还是发现,这么多年来逛书市的读者虽然没有减少,但也并未增加。

  4月18日,周一,记者来到地坛书市。由于不是节假日,正逛书市的读者并不多,而且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除了中央大道和南区依然有很多书摊之外,书市北区已经基本上被各种小商品和各地土特产的摊位占据。

  根据组委会公布的数字,今年书市共有中国出版集团、北京新华书店、中国书店、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和社会特色书店等300余家参展单位。而在去年的春季书市,这一数字是400余家。

  一家国营书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对书市的兴趣并不大。“前些年,参加书市确实可以卖很多书。尤其是再找几个作家,配合做一些签售活动,销售额能多出很大一块。”他说,“但是这两年卖得没有以前好了,签售的促销力度也不大。加上人力、运输等成本,参加书市就不太合算。”

  按照这名负责人的说法,读者在书市买书,主要还是图便宜。前些年书店大多是正价销售,所以书市上的打折书就显得弥足珍贵。但现在无论是传统的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打折都是家常便饭,书市的诱惑力就不大了。

  一名多年采访地坛书市的同行说,尽管对于书店来说,参加书市是赚名不赚利的事情,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魅力还是很大的。“因为确实便宜,三折五折的书都有。”在书市买新书的读者并不多,因为新书在书市也只能卖到九折。但旧书就不一样了,像三联书店的很多库存书,在书市上就有很低的折扣。另外,书市里很多年代久远的二手书,也是其优势所在。   

阅读现状之出版社:图书利润越来越小

  把没有好书的原因都归结到出版社身上,出版社也会觉得冤枉。实际上,虽然图书成本上涨,但图书的定价却在几十年里没什么变化,图书的利润越来越小。

  “1999年,12年前,我的书卖18元一本,2011年,卖25元一本,很多读者还都嫌贵。您知道这12年间,纸张,人工,物流都涨了多少倍,但出版商一直不敢提太多价,因为怕被骂,文化人脸皮都薄。”

  这是韩寒在写给百度CEO李彦宏的一封信里,提到的出版界现状。韩寒说的是实话,图书出版并不是一个暴利行业。加上网络书店与数字阅读的冲击,价格折扣战更令其利润少之又少。但即便如此,读者仍嫌书贵。专家认为,这和我们长期在计划经济时代养成的图书消费习惯有关系,当时极低的图书定价和大量的免费宣传性图书使人们养成了不愿为阅读付费的习惯。据2008年出版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对于图书价格,51%的读者认为“比较贵”,仅31.8%的读者认为合适。而事实上,和收入及其他文化消费等指标相比,图书价格也不算高,更只是国外图书定价的四分之一左右。相反,书价过低导致图书零售业惨淡,中小书店纷纷关门。

  作者的收益难以体现智力活动和知识创造的价值,缺乏创作动力,于是好书少,于是读者少,于是图书印数就不可能上去,形成恶性循环。在中国内地除了少数畅销书作者,要靠写书养家糊口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抗抗建议,国家可“降低原创作者作品稿酬税率,减免全行业增值税,免除传统零售书店所得税。”这在出版业内引起很大反响。   

阅读现状之业内:10年倒下五成实体书店

  2009年中国生产图书30万种,70亿册,出版发行报纸439亿份,中国图书出版品种与总量居世界第一。但人均购书量在20年的时间里并未增加。

  看书的人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增加,地坛书市的现状反映了我国目前国民阅读的基本状况。本月初,《人民日报》公布了这样一种数字: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扣除教材、教辅)为5.2册,2009年这一数字为 5.6册。20年过去了,人均购书量只增加了不到1/2本。在最近10年来出书种类、销售码洋等指标相继翻番的背景下,这个20年徘徊不前的数字显得格外刺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为此呼吁全民读书,更忧心如焚地指出“人均阅读量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衡量出版业的发展,用总印张数比用人均购书量更科学和客观,因为印张反映的是用纸量,而今天的书大都比10年前的厚,单纯比较人均购买的册数可能反映不出具体的变化。但根据统计,1999年我国图书的总印张是391.4亿印张,2009年为565.50亿印张,10年增长了约 45%,仍然低于同期GDP和人均收入的增速。

  与之伴随的,还有实体书店经营形势的严峻。据透露,“10年来,中国已有近五成实体书店倒下”。   

阅读现状之读者心态:为什么要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这是当代人经常思考的问题。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国民的读书现状与内心的实际需要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

  有调查结果表明,只有不到四成的国民(38.6%)对自己的阅读状况表示满意。人们想看书,却不知道看什么书对自己才真正有意义,有帮助。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过大,有时间看书,就不如看对自己的帮助能立竿见影的。于是,大中小学生只读课外辅导、试题解析,职场人士只读“有用的书”似乎也顺理成章,读书日渐具有了功利性。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曾经是成就功名的唯一途径,却被现在的社会边缘化了。博览群书既不能帮忙找到好工作,也不能红袖添香。于是,“与其读经典,不如读读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马上可以活学活用!”这成了很多人的共识。满腹经纶者,不如“我爸是李刚”,即便投身商海,书本道理也很难派上用场。而另一方面,在读书总体式微的背后,灰色哲学书籍却方兴未艾。

  缺少了真正阅读的当代人普遍显得浮躁和虚荣。温家宝总理因此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在每年地坛书市上,卖书人这样的促销场景随处可见。



(编辑:志明)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迎接第16个世界读书日 全民阅读进基层
下一篇:世界读书日:一个书虫搜集的奇趣图片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