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新在风雨亭中介绍长湖的养殖项目
编者按:在连南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绿色笋竹、一口口方塘开始了水产养殖;在英德深处的贫困村焕发新容、一间间企业落地到这片新土地……原本局促在深山贫困之中的人们一下子打开了新的世界,在家乡有了更多择业的机会、有了更宽敞的校园、有了更美好的生活。
这些变化的背后有着这样子的一群人,他们来自顺德,长年累月驻扎在粤北贫困山区,有的往返扶贫十万公里、有的创新机制开拓产业、有的在一片荒地垦出了新作物……
值此顺德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届满之际,顺德城市网联合顺德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走进这个可敬的群体,关注三年扶贫之路,跟随着他们的足迹、聆听他们的故事。
■人物档案
姓名:陈锦新
职务:顺德区卫计局驻英德大站镇黄岗村扶贫工作组队员
扶贫心得:不深入农村无法体会农民困苦,不真抓实干无法走进农民心中。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张琼 通讯员谭健升) 从陈锦新的房间往窗户外看,那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厚重的云慢慢消散,高大的山静静耸立,绵长的湖缓缓流淌。每天早晨醒来,陈锦新都会打开窗户,看一看长湖对岸边的鱼田。“那是我们的长湖渔业生态养殖基地。”语气中带着些许自豪,陈锦新久久地望着鱼田,俨然是长湖边鱼田的守望者。
身体力行,用行动来说话
刚知道要去英德黄岗村扶贫的时候,很多朋友半开玩笑说:“阿新啊,扶贫是好事啊!回来就可以升官发财了!”面对着朋友的玩笑话,陈锦新笑了笑,并不回应。“其实他们说的这个问题,我心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想既然不知道怎么回答,那就看行动呗!”
带着一袋行李和一颗做事的心,陈锦新到了黄岗村。
一开始,对于这位来自顺德的扶贫驻村队员,黄岗村的村民态度不冷不热,也在背后悄悄地议论着,在他们看来,这个人也只不过是来完成政治任务,并非会真心实意地为村子做些什么。面对着村民的种种看法,陈锦新也并不着急去反驳,他知道消除村民的看法也只能依靠一件一件实事来说话。
刚来到的没几天,陈锦新就让村民们看到了他做实事的心。黄岗村里有25个自然村,被长湖分成了两半,17个自然村的老百姓在湖的对岸,往来就靠着渡船。因为年久失修,渡船底部烂了直径一米的大窟窿。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去申请修船的资金,估计要几个星期或者更长的时间,但是这关系到17个村子的村民日常出行,当时陈锦新就想办法发动了几个朋友凑集了2万多元,短短几天内修好了渡船。就从这件小实事开始,陈锦新踏踏实实,一件一件实事做开了,从村里的民生项目到集体经济项目,村民们也感受到这个顺德人的做事态度和决心,慢慢地改变了对这位顺德人的看法。
现在和陈锦新聊天的时候,说起一开始的成见,村民们还有些歉意:“当初早知道你是来做实事的,我们就早一点积极配合了。”
长湖上,一方方鱼田铺展开来
爬山涉水,两次挨饿低血糖
刚来扶贫之时,黄岗村对于陈锦新来说,是“贫困村+广东省最大的村”的单薄印象。当正式开展扶贫工作去调查贫困户情况时,这个单薄印象就具体成了二十几公里的崎岖山路,来回路上就得花4个钟头。
虽然现在这些对陈锦新来说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他甚至乐呵呵地打趣称这是“锻炼身体”,但是在扶贫之初,这些确实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刚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两次低血糖。”说着,陈锦新笑了,带着点不好意思补充了一句,“都是给饿的。”
“刚来的时候看村子的介绍资料,虽然知道村子很大,但没有具体的认知,当时去走访最偏远的潭洞村的一个贫困户,那天早上只是简单地吃了点东西填饱肚子。”带着入户调查的表格资料,陈锦新就直接出发了前往潭洞村,崎岖的山路,走起来相当费劲。一路上,青山绿水,山景甚好,陈锦新却无暇欣赏。原本预想着一个早上就能来回,没想到去的路一走就是2个多小时,找到那家贫困户的时候,已经是接近下午一点钟。饿着肚子做完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调查,回来已经是下午3点多。说起当时的感受,陈锦新至今还印象深刻,“人生中第一次饿得手发抖,冷汗直冒,非常难受。”第二次出现低血糖也是去探访贫困户。搭着一条小渡船,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坐了几个钟头,那一次陈锦新甚至晒得手臂都脱了皮。
但全部的这些,在陈锦新看来都不比挣扎在贫困线的村民辛苦,“村子里有个70岁的老农冬天下水捉鱼,大热天上山砍柴,穿着的是露出脚趾的解放鞋。”一开始,陈锦新也奇怪为什么现在还穿这样的草鞋,还以为是老农出门劳作才穿成这样以节省衣物,结果到老农的家,看着破旧房子,那一刻,陈锦新一阵心酸直冲眼鼻——一切都是因为穷困啊!
唯有亲身体验过,深入了解过,方知辛苦。“不深入进来真的无法体会到他们的艰辛。”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陈锦新也更加坚定了想要为这里的村民做实事的心。
曾经的烂泥地上建起了风雨亭,为候渡村民遮风挡雨
授人以渔,成了半个养鱼专家
除了贫困户的帮扶之外,陈锦新认为在村子里打造稳定造血的集体项目才能真正持续帮扶一个村子。他在走访调查贫困户的情况时,也开始构想着如何在村里的集体项目。在对黄岗村的调查摸底过程中,陈锦新发现了长湖的发展潜力,这里水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当地村民具有多年的水产养殖经验,经过了反复的调研和实验,陈锦新选择了适合当地水环境生长的青竹鲩作为主要养殖鱼种。于是“长湖渔业生态养殖基地”项目应运而生,这个村集体项目最初由村里的水产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到全村所有的帮扶家庭吸纳到合作社,带动全村超过30%的农户共同在长湖实施高密度网箱养殖。
长湖中,一方方的鱼田开始铺展开来。
自从养了鱼之后,陈锦新闲时或是翻翻《常见鱼病预防与治疗》,或是与其他养鱼的村民讨论养鱼的经验。在这过程中,陈锦新发现这里的村民虽然养鱼有很长时间,但是基本上是粗放型养鱼。“有时候天气闷,他们也不懂得早开、多开增氧机,及时给网箱增加氧气。当鱼得了病,不懂得及时治疗甚至就只是盼着鱼自己能好起来,结果很快地整个鱼田的鱼就病死了。”
对此,陈锦新特地请养鱼的专家过来给村民讲课,对鱼病的原因分析、预防和控制以及治疗等进行了普及教育培训。一开始效果不尽人意,课室里只有寥寥数人,而且还是村书记打电话催着过来的。面对着只有几个人的课堂,陈锦新皱了皱眉头,“得想想办法。”
既然面对的是村民,就得从村民的角度出发。陈锦新选择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培训班,他找了一家鱼饲料公司作为赞助,现场村民过来听课可以买饲料抽奖优惠等等,这次过来听课的村民几乎把课室都给挤爆了。每年举行的培训课堂让村民知道怎么更好地养鱼,科学地养鱼。原先对养鱼一窍不通的陈锦新,跟着村民听课,跟着专家学习,“现在我自己现在差不多算是半个养鱼户了。”
每天早上看一看长湖渔业生态养殖基地的情况,这已经成了陈锦新的习惯。“有时候看到其他村民的鱼田里开了增氧机,就立马打电话给养殖基地的管理人员,让他们查看鱼的情况。”如今,“长湖渔业生态养殖基地”项目早已进行转型,由顺德专业的公司承包经营,到位资金约已投入超过200万,其中含帮扶资金130万元,已建成100个网箱,每年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的集体收益。
说起挑选的这家承包经营公司,陈锦新也是花费了一番心思,“我特地让顺德这边的养鱼企业承包,一个原因是顺德的养鱼技术比较好,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在顺德,以后即使我回顺德了,我还是可以随时到这家企业了解这边的养鱼情况。”对于陈锦新来说,黄岗村不仅是帮扶三年的村子,更像是他的另一个家乡。
这位长湖边鱼田的守望者,费尽心思,即使离开了,也要用自己的方式一直守望着这个村子。
■记者手记
采访的最后,当谈到了三年扶贫工作即将结束时,陈锦新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从9月份开始,就准备着考核的材料,这也意味着扶贫工作快要结束了,虽然家里有年幼的小孩,心里也盼着早点回家。”陈锦新顿了一下,“但,但心里隐隐约约有了另外一种感觉,那是不舍。跟这里的村民三年日夜相处的过程中已经有感情了,就这么走了实在是舍不得。”
三年,对于陈锦新来说,是一段不长也不短的时光。蓦然回首,湖边的垃圾地已经变成了文化广场,曾经的烂泥地已经建起了为候渡村民挡风遮雨的风雨亭,借用的残旧村委办公楼已经换成综合服务大楼,原本陌生的面孔已经变得那样亲切可爱,放眼长湖,三年的时光也化作了一方方鱼田,化作了一丝丝鱼水之情。
■相关链接
扶贫人物卢兴泽:扶贫路“走了”10万公里!
扶贫人物萧泽开:做帮扶项目就像做企业
扶贫人物龙文:扶起一个村子的精气神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