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综合消息 4月26日,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在顺德北滘文化中心举行。凭借去年出版的小说《第七天》,作家余华获得2013年年度杰出作家大奖,他从往届获奖作家方方、阿来手中接过了“小金人”奖杯时幽默地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将一个身体这么好的奖项给了身材这么糟糕的作家,有点羞愧,谢谢大家。”
此外,作家田耳、张执浩、李辉、孙郁、赵志明分别获得2013年“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学评论家”、“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项。阿来、徐敬亚、王小妮、方方、马原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参加颁奖典礼。
获奖了,余华后来居上
“年度杰出作家”作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重头戏”,此次争夺该奖项的作品包括: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阎连科的《炸裂志》、西川的《我和我:西川集1985-2012》、韩少功的《日夜书》、洛夫的《洛夫诗歌全集》五部作品。后来,评委马原动议增补余华的《第七天》进入“年度杰出作家”提名。他说:“一个重要的文学奖项不应错失余华这样一个重要的作家。”苏童也认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如果一直没有选择余华,是让人遗憾的。”根据评选规则,马原的动议通过,余华进入了“年度杰出作家”的提名名单。
最终,余华和阎连科入围年度杰出作家的最终评选。在最后一轮投票中,余华以4票的微弱多数,获得了“年度杰出作家”的大奖。授奖辞写道:“余华的写作,勇敢而不偏狭,幽默而不乏庄重。他的小说,不仅揭示现实,也创造一种现实,并通过不断重释小说与现实的复杂关系,续写今日的文学中国。《第七天》借死者的眼光看活人的世界,那些不幸、伤痛以及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戚,那些温暖与冷漠、良善与邪恶、真实与荒诞、实有与虚无交织的生活,是关于中国经验的粗砺感知,也是余华向世界讲述中国的一种方式。余华用荒诞的方式,证明了荒诞依然是这个世界不可忽视的主体力量。”
服老了,生活比写作重要
田耳说,自己私下里将其中的六个奖项分成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随后余华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自觉将自己归入了“老年组”。“我昨天来后,见到餐厅坐了很多人,但一个人都不认识。后来方方来了,我问了过去熟悉的人,基本上不是退休就是马上退休了,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状态。”余华听方方讲朋友们的近况,有的衰老,有的患病,这个年龄会觉得生活比写作重要,写作比获奖重要,当然获奖比不获奖重要。
虽然《第七天》自发表后一方面在市场上很畅销,再过两个月会在日本上市,明年还将在英国、法国等国出版;但一方面又遭遇了巨大的争议,余华对此心态平和,觉得这是自己必须面对的一种状态。
作家阿来和方方为余华颁奖,方方说:“在当代文学中,余华是一个不可以被忽略的作家。他写过很多好作品,但一直被主流媒体所排斥。既不给评奖,也不转载,先锋派作家莫言、苏童都有这样的遭遇。但是他们的写作的确影响了一代人。我认识余华已经30年了,今天看到他非常高兴。我觉得他应该得这个奖。”
余华在颁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掩饰自己对最新作品的珍爱之情。他称,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个人不可能不变,文学也是一个与外界不断发生关系的东西,至于离现实是近还是远,每个作家会视自己对现实的处理方式和写作题材做出不同的选择。
微议
@懒小七_: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杰出作家——余华。文学是否有足够力量描绘时代,要很多年以后才能回答。所以,作家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才能鉴定出好坏的,文学作品都是要经历岁月的洗礼的。
@zwd星辰:余华几乎没获过像样的国内文学奖项,却丝毫不影响他在文坛的地位。当然今天能获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可谓相得益彰。
@旁观者张云良:余华终于在中国获奖,这是久违了的文学奖。余华获奖是华语文学的荣光。
@海格卢刚:余华获奖,意义重大。至此,先锋小说代表人物余华、格非、苏童、北村均获该奖。彰显特色的评奖,值得重视。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