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街直达 > 北滘 > 小城快播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从边缘到典范,北滘南北塘十村示范推进有“十招”


  作为千亿大镇北滘,辖区的北滘社区南北塘村,曾如同一颗被遗忘的明珠,静静地躺在城乡的边缘。这里基础设施简陋,公共服务匮乏,村民们的生活仿佛被定格在了过去。然而,随着顺德区“十村示范”项目的推进,南北塘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从“边缘”到“典范”的华丽蝶变。


02-南塘新景.jpg


南塘新景


01-南塘旧貌.png


南塘旧貌


  南北塘“十村示范”项目紧邻华东附小与附中学校,周边汇聚北滘新城、大美公园、伦桂路等城市重要节点,细海河、南塘涌、北塘涌贯穿其中,水资源丰沛,生态环境良好,景观风貌提升潜力巨大。项目旨在北滘打造岭南荷塘水乡研学片区,强化联城带村功能,推动全镇城乡品质全方位提升。


改造后的南塘片,许多市民前来休闲。


  城网君获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在区镇主导下,北滘社区始终秉持“共同缔造”理念,注重保留街区特色,全方位贯彻“城市美学”理念,融入美学元素,尊重居民生活习惯,以“小而美、投入少、特色多、带动强”的针灸式微改造,通过统一思想、聚焦居民参与、创新活动形式、办好民生实事等四方面,采用“十大招式”,全面激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动力。

招式一:统一思想,班子成员带头贯彻“城市美学”理念

  在推进“十村示范”建设前,北滘社区党委深知,做事需要先统一思想。

  因此,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积极行动,将走访学习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党员、居民代表和业务骨干到周边先进村居参访交流,累计参与人次超 400。通过学习,拓宽了对于“美学”赋能乡村振兴的思维路径。


05-参访交流.jpg

06-改造调研.jpg


改造前积极开展参访交流和深入调研。


  同时,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成立专题学习小组,社区书记带头深入剖析问题,发放 187 份改造意向调查问卷,精准掌握需求,确保项目实施与居民期望高度吻合。

招式二:运用针灸式微改造手法

  统一了思想,开始行动了,需要具体如何推进、如何改造?

  北滘社区通过运用针灸式微改造手法,补齐设施短板,优化公共空间,美化围墙庭院。


07-墙绘.jpg


墙绘。


11-绿美街巷.jpg


绿美街巷。


12-绿球场改造前.jpg


改造后的篮球场。


  期间,重点突出“自然就是美、简单就是美”的理念,强调公共空间与学校需求的互动性,增设自然研学科普园等特色区域。并且,在滨水空间塑造上,注重居民生活与水系的关联,增添了亲水舞台、摸鱼滩、风水塘等景观。

招式三:成立南北塘街坊会

  推进过程中,在注重硬件提升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的感受,努力达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是要聚焦居民参与,只有居民参与进来了,推进才有效果,才更有意义。

14-街坊会.jpg


街坊会进行深入了解,建言献策。


  为此,北滘社区专门成立了南北塘街坊会。通过举办“南北塘设计之夜”、和美家园“善治汇”等8场活动,街坊会成员积极参与空间改造的方案设计,与项目设计师、政府部门项目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围绕南北塘出入口改造、房前屋后的绿美庭院整治、台地无障碍化改造、四小园改造、篮球场提升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共同提出许多“金点子”,让父老乡亲们多次体验“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感觉。

招式四:巩固并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参与讨论也要实际行动,北滘社区继续巩固并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推动居民更深入参与。

  据统计,结合项目建设需求和登革热疫情防控要求,北滘社区期间共开展4场动真碰硬的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拆除铁棚、锈棚、鸡棚、围挡等违章建筑达600多平方米,清理屋前屋后场地杂草700余平方米,清理杂物8立方米,成功打造南塘二街至五街绿美示范点30多个。


居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提升。


  在每个示范点,社区安排1名居民负责日常管养,每半年对管养成果进行评选和表彰。

  最终,社区改造了零散五边地320平方米,打造3个四小园,其中一个将村内废弃桂花集中种植形成桂花园,既美化环境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其余两处由13名村民认领种植蔬菜,实行划格管理,既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又增强社区凝聚力。

招式五:全面完成南塘“三线改造

  居民参与需要更多支持,特别是居民关注度高又本身解决不了的,北滘社区主动推动、主动投入。

  项目推进期间,北滘社区居委会投入30万元对三线杂乱交织的现象进行彻底整治和规范,改造内容包括安装全新的“四网合一”光网络、对四大运营商用户进行切割以及旧线缆清拆等。



三线改造前(上)后对比。


  新光纤网络建成后,各运营商对自己用户进行数据割接,并清拆原有的弱电线缆,彻底整治南塘三线杂乱现象。

招式六:“靠水吃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项目推进除了发动居民参与其中,北滘社区还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发动各方力量参与。

  结合辖区内有荷花池塘的特点,北滘社区“靠水吃水”,特别策划举办了南北塘首届共享文化节,设置70个文创美食摊位,以荷花池塘为亮点开展捉鱼、种藕活动,超过500名游客购票进场,活动收入超9万元。

25-捉鱼文化节.jpg


用好水资源的优势,开展捉鱼文化节


26-龙舟赛.jpg


用好水资源的优势,开展龙舟赛。


  此外,社区还收到30户赞助商家捐赠价值10万元的礼品,以抽奖形式回馈居民,让居民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实现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招式七:发动爱心企业、热心乡贤积极参与

  发动的各方力量中,企业是重点的群体。北滘社区积极发动爱心企业、热心乡贤筹资用于“十村示范”项目绿化建设。

27-种树(桃花心木).jpg


企业积极参与募捐认种活动。


  项目推进期间,北滘社区通过举行“金秋添新绿,共筑南北塘绿美梦”募捐认种活动,北滘高尔夫企业协会等党建结对单位,粤医口腔、丰悦畔酒家、佛山西铁照明等爱心企业,以及一批乡贤和热心人士累计捐资近5万元用于项目绿化建设,村民亦筹资在公园广场入口处种下一棵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桃花心木,为南北塘增添绿色与希望。

招式八:开展村企结对共建,建立长效运营模式

  企业力量如何用好?北滘社区积极推动村企结对共建,整合资源推动社区提升发展,办好民生实事。

  比如,与广东慧道一方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结对过程中,慧道一方一方面为南塘片区制定绿美村居设计策划方案,并开展“送绿入户”活动3场次。

28-阳光花房.jpg


阳光花房综合驿站。


  另一方面利用社区提供的60平方米闲置地,新建“阳光花房”综合驿站,进行绿植销售管养、文化交流、休闲类项目的经营性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反哺企业投入以及驿站周边的环境卫生和绿化提升,回应居民对绿美家园建设可持续性的关注。

招式九:持续推进片区闲置物业焕新行动

  社会力量的引入,北滘社区成功引入和的慈善基金会,助力民生实事推进。
 
  据介绍,目前,该基金会有意向投入170万元,计划将股份社闲置集体物业改造成南塘书屋,丰富南塘“一老一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这一计划正在推进中。

30-文化节捐款答谢.jpg


文化节捐款答谢。


29-南塘改建议事会.jpg


南塘改建议事会。


招式十:打造消费新场景,激发发展活力

  注重改造与运营同步推进,提前布局轻餐饮和创意工作室等可经营性物业,目前正在推进北塘北三幼儿园旧址等闲置物业的招商工作。探索与邻近的三丰农场营地、细海河一河两岸、简岸公园联动,挖掘游客和居民的游玩线路和空间,打造适合南北塘休闲文创类商业发展的路径。

  展望未来,北滘社区将继续秉持顺德区“十村示范”的内涵理念,深化美学赋能。进一步完善设施、优化环境,为周边居民创造更优质的生活条件。通过打造新的消费场景,探索发展新业态,带动居民增收致富,让南北塘成为展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编辑:万家长
来源:北滘社区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西海村年味满满迎新春,长幼共融乐开怀
下一篇:顺德两会访谈|北滘:坚定实施城市发展战略,多样化培育发展新动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