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村以“群众更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向总书记、向广大村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2012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黄龙村,提出了“农村党建工作如何让群众更满意”的考题;七年多来,黄龙村以“群众更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向总书记、向广大村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黄龙村将宣誓墙、红歌台、黄龙书院、党群活动中心和党员教育基地等串珠成链,推动总书记走过的路成为“学习之路”。在3月30日召开的顺德区推动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黄龙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仇培东力提出新目标:将黄龙村打造成顺德区、佛山市、广东省党建标杆村。
打造队伍,充分参与农村共建共治共享
近年来,黄龙村建立起由党员代表、农民骨干组成的党群先锋队,实行网格化责任包干、片区化联系群众、收集意见建议。据仇培东介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黄龙村280名党群先锋队员站在抗疫的第一线,谱写出一曲党群同心抗“疫”战歌。
实行“三会会诊”解难题。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检视问题专题会对照查摆,村党组织、村委会、经联社联席会研究梳理,党群见面会对话共商,归纳为26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由村党委书记牢头抓总,“两委”班子项目包干,后备干部分工负责,整改全程接受群众的监督评议,确保一件一件落实到位。
同时,形成“四张清单”促发展,梳理出通过全面调研梳理出来的问题清单,汇总集体土地以及物业资产信息的村产清单,统计收集政企社投资捐赠物资的资源清单,以及涵盖村内社会贤达的乡贤名单,让党委工作情况更清、底子更明、目标更准。
产业振兴带经济,实现乡村增收创收
黄龙村统筹谋划村改与新产业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的联动效应。落实区委“头号工程”,积极推进约600亩的连片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发展智能家居产业,改造后预计集体收入将实现翻一翻。
同时,坚持集体资产公开交易制度,集体交易“质”、“量”齐升。通过完善农村集体平台建设,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擦亮“黄龙黑皮冬瓜”品牌,带动村集体增收,成为黄龙乡村振兴的亮眼名片。
文化振兴创乡风,党建引领凝聚民心
如何培养“自己家园自己建”的观念和热情?黄龙村发挥党员群众在农村发展和治理中的主人翁作用,积极培育“黄龙巾帼奉心社”、“黄龙龙狮团”等文化社团,春风学堂、党群共建文艺晚会、幸福黄龙图片展、家门口电影院等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同时,引导村民、社会组织、结对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推动乡风更文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在文化产业等方面携手发展。
生态振兴促宜居,请来专业团队全面规划
为了做好顶层设计,美丽乡村规划一干到底,黄龙村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专业团队对全村进行全面指导和规划,打造宜居美丽的生态村。把党建元素融合在民生项目阵地。深挖红色党建元素,近几年,区镇村三级共投入超3900万元财政资金,涉及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乡村振兴项目约30多个。
仇培东表示,黄龙村用7年多的成功实践,生动书写了总书记提出的“农村党建让群众更满意”的优秀答卷,为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探索经验,接下来黄龙将力争打造成顺德区、佛山市、广东省党建标杆村。(钟柳梅)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