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桃村村美丽文明村居提升规划设计成果
未来,北滘桃村将大变样!为何这样说?且听城网君一一为你道来!
昨日(7月3日),由广州美术学院、北滘宣传文体办公室主办的“非个案——北滘桃村村美丽文明村居提升策略”展览及研讨会在北滘展览厅举行。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吴卫光及其团队,区委常委、北滘镇党委书记周旭等出席了活动。
从“非个案”提炼出可复制的模式和经验
众所周知,今年顺德提出了利用两年时间建设30个市级美丽文明村居示范村、先行村的目标。为提升美丽文明村居规划建设水平,还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专业团队参与整体规划设计。桃村村作为北滘重点打造的美丽文明村居,北滘镇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参与规划、提升。
昨天的展览,是广州美术学院团队为期四个月的“劳动成果”。该团队从挖掘桃村村乡村历史文化入手,梳理其空间肌理和文化脉络,以拓宽桃村村现有的空间格局和彰显醇厚的历史文化为目的。项目内容包括硬质环境提升与软实文化实力两大方面,如祠堂、绿道景观、河涌、农业、生态净水、轻轨站周边环境设计提升,以及地方文化梳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激活、社区营造及公益教育策略改良。
周旭表示,希望通过桃村村的“非个案”研究,从而提炼出北滘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可复制的模式和经验
区委常委、北滘镇党委书记周旭表示,希望通过桃村村的“非个案”研究,从而提炼出北滘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可复制的模式和经验。“这为我们下一步提升美丽文明村居专业水平,开拓思路、大胆创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探索作用。”当天,周旭还特意“请来”了北滘其他19个村居的书记,用意也在于此。
周旭表示,他几次在桃村村看到广州美术学院团队在做“田野调查”,可以说比村干部还了解桃村。他希望借桃村村案例的提升,实现更多跨专业、跨部门的合作。除了硬件提升之外,还把基层治理等一系列元素有机结合,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美丽乡村。更希望通过“非个案”强化和美院甚至其他高校的全面合作,促进城产人文的协调发展。
展览成果展示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项目组总负责人吴卫光坦言,北滘镇党委政府没有给他们任何的具体任务,这让他们有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吴卫光提到,北滘乃至顺德具有非常优秀的文化,因此桃村村首先要做的是实现“文化的提升”,如重建传统历史文化,重延历史文脉,重现村居的集体回忆。
此外,是空间秩序上的提升,带动整个村民把心思和感情重新投入到乡村的公共空间里面,通过具体的项目如一河两岸、小桥、榕树、重新建立大家对于乡村集体空间,公共空间的重视。
美丽文明村居提升:传承和发展成为焦点
当天,还进行了桃村村美丽文明村居提升策略研讨会。众人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一起来听听他们的“高见”
研讨会现场
在顺德区农业局副局长霍炳朝看来,他在北滘工作了10多年,之前也分管过城建工作,因此在城市建设、村居改造等方面都比较熟悉。他提出,美丽文明村居提升需要处理好传承和发展、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他举例提到,浙江一带的周庄、乌镇等地方,由于过度开发而商业化了,缺乏生活的气息,也没有了乡村的味道。
此外,还需要处理好文化和生活相结合、后续如何发展的问题。他以祠堂活化为例。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活化祠堂后,要考虑如何最大化发挥它的功能、延续它的“生命力”,而不仅仅是用于老年活动中心。
在北滘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何翔威看来,美丽文明村居提升要考虑保留和活化的过程中怎么做,比如要树立乡村和城市的关系。他认为,乡村和城市的关系其实就是人和车的关系。乡村到底是一种汽车堆满的状态,还是主动隔绝的关系?这决定了后续的规划、设计。
广州山水比德创始人孙虎认为,应该注重“文化救乡村”和“产业救乡村”。“我曾参与广州陈家祠广场的规划设计,里面有涉及到灰塑的元素。但我不知道灰塑手艺原来是源于北滘桃村,而且很多灰塑大师都是从这里出去的。我觉得这一点应该要好好地抓住,并且发扬光大,使它能够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
广州美术学院团队成员吴慧平认为,美丽文明村居提升策略的展览和研讨会的举行,以个案拓展到了非个案的更加广阔的天地,希望像这样的产学研结合在一起的案例越来越多,高校和当地政府的联动也会越来越多。(文宁)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