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碧江小学举行首届“东坡诗歌节”成果展演暨《碧荷雅韵》诗集首发式
大家都知道碧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还有流传久远的“金屋藏娇”典故。但不一定知道,碧江还是宋朝诗人苏东坡后裔的聚居地。
为何城网君提起这个问题?这源于北滘碧江小学举行的首届“东坡诗歌节”。
碧江小学身处苏东坡后裔之地
作为广东省诗教先进单位,碧江小学多年来大力弘扬经典文化,打造诗香校园特色品牌。今年3月至今,该校开展了持续两个月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之首届“东坡诗歌节”。昨日(6月8日)举行了诗歌节成果展演暨《碧荷雅韵》诗集首发式。
且看碧江,此地自古文风昌盛,素有“文乡雅集”之称。公元1127年,苏轼之孙,时任太尉的苏绍箕因力主抗金被议和派中伤,辞官南迁至岭南,后人最终定居于碧江。自此之后,苏氏与先后在碧江定居的赵、梁、甘诸姓一起,揭开了建设家园开创儒商文化的篇章。
据统计,宋朝以来碧江最少出过26名进士、145名举人,还有很多通过科举以外途径致仕的职官,是清末顺德著名的四大圩镇之一,在珠三角名噪一时。
诗歌节演绎历史和现代的篇章
碧江小学前身为建于碧江苏氏宗祠“种德堂”旁的种德小学,种德堂之名取自苏东坡为广施善德的处士王复园中亭榭所赐之名——“种德亭”,并赠诗《种德亭》。“种德”意为播种美德、布施恩德。“种德小学”寓意从小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美好的品德。
碧江小学首届“东坡诗歌节”的举办,可谓是过去和现在、历史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诗歌节内容丰富,节目多样
城网君注意到,当天的诗歌节成果展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诵诗、唱诗、书诗、画诗、写诗、演诗等活动轮番上演。“诗香氤氲漫黉(hóng)宫,吟诵书画在其中。碧小校园多墨客,师生雅韵唱春风。这是五(1)班的曾睿同学创作的《碧小诗歌节》,虽稚嫩,却生动描绘了诗歌节的盛况。
千人齐吟诵《鹿鸣》、《小池》
活动在千人吟诵《鹿鸣》和《小池》中拉开帷幕。展演分为“诗”、“情”、“话”、“艺”四个篇章,涉及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同学。
书法大家为碧江小学赠送作品
颁奖仪式
现场,碧江小学大礼堂诗香四溢,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演绎经典、吟诵经典。活动中还举行了《碧荷雅韵》诗集首发式和诗歌节颁奖典礼。广东省政府文史馆书法馆副馆长、诗书画家吴俊明伉俪、广东省政府文史馆书法家余坚强、广州鹅潭书画会副会长罗干、何绍兴、北部片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大浩、顺德区诗词学会顾问林鉴松、会长周庆棋、副会长潘根、叶泽流,以及各兄弟学校主要负责人出席活动。(文宁)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