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街直达 > 北滘 > 小城快播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北滘小城魅力多,市民尽享舒适慢生活!

 



北滘,一座宜居宜业的魅力小城!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文宁) 每到周末,北滘市民杨艳珊都会与朋友一起到北滘文化中心溜达、看书、购物、到公园小坐,晚上还可以去听音乐会,这对她来说这样的小城生活甚是惬意。2008年毕业从广州来北滘工作的杨艳珊感叹:“北滘慢慢地把乡镇‘T恤’换成城市‘西装’,给我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杨艳珊说,北滘快速发展的经济,优美的工作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让她决定在这里买房留了下来。


重归生活本质打造宜居环境


  作为珠江新城、佛山新城、顺德新城三大都市圈交汇之地的魅力小城,北滘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新城区总部林立,拥有北滘广场、北滘公园、活力体育中心、北滘文化中心等地标式公共基础设施;旧城区经过改造变得整洁干净,绿树环绕、清幽雅静,各种公共设施步行或骑单车可达,而且均向公众开放,让普通市民和白领“伸手可得”。


  “近年来,北滘着力改善城乡环境,加大对都宁岗、潭州水道等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开发,让市民能够享受到更多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到青山绿水。”在北滘镇党委书记罗厚光看来,随着顺德北部片区一体化和轨道经济的到来,北滘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通过打造绿色宜居环境,让更多人才工作在北滘、生活在北滘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在今年的十大民生实事中,有四项是与环境整治、打造绿色宜居小城有关,即促进都宁岗森林公园开放,实现市民在家门口逛公园,推进城乡治水工程以及恢复昔日岭南水乡小桥流水风貌。




北滘重塑绿色宜居城市环境,市民可叹享闲逸的岭南水乡风情(顺德城市网网友“老顽童”拍摄)


  北滘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以人为本、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环境,让市民既可同享大都市繁华经济,又能叹享闲逸的岭南水乡风情。近年来,北滘城市建设逐步回归“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根本目的,重拾“逐水草丰美而居”的意境,同步推进“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体现乡土、乡情、乡里文化内涵。随着中国慧聪家电城、总部经济区、广东工业设计城等项目落地及扩容,北滘正吸引着一大批高端人才的到来,也正是北滘宜居舒适、恬静丰富的小城生活为中高端人才提供了新的生活空间。


做好水文章彰显城市魅力


  北滘,古称“百滘”,意为百河交错、河网密布。作为岭南水乡的北滘,做好水文章尤其重要,以水文化展示城市魅力,力求改善滨水环境,恢复昔日岭南水乡小桥流水风貌。


  2012年,北滘开启了林头村“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通过对沿河两岸进行整体规划布局,打造“一河两岸,四段八景“的优美景观。通过景观改造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外立面整治工程、光亮工程、公共设施工程等五大部分对河岸进行景观改造提升人文环境,营造岭南古镇水乡的余音静谧的气氛。




北滘重拾“逐水草丰美而居”的意境(顺德城市网网友“五个轮”拍摄)


  2014年,北滘对细海河一河两岸进行绿化景观提升,并在原有河岸线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设计手法,通过增加人行栈道、景观桥以及岭南园林风格的景观亭等方式,连通两岸居民生活的游步道,从而形成一河两岸景观带,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为两岸居民带来便利。在河岸两端增设亲水平台,河岸主要入口段增加小广场,既提供了优美的河岸线,又为周边居民茶余饭后提供散步、休闲的场所。


  此外,北滘启动对全镇内主干河涌、内河涌排污口的规范化整改工作,推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目前,全镇有15个污水处理站点在建或拟建,预计年内可全部动工。通过分散式污水站的全面建设,逐步缓解农村生活污水对河涌的污染压力,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另外,北滘对乡村发展提出建设策略,重点对公共空间整治和重要节点进行设计。2012年起,北滘在19个村居启动“村居行动三年计划”,投入3亿元,从乡村道路改造、卫生环境提升、村居公园建设等项目入手,让更多公共资源配置到各个村居,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市民尽享便捷公共交通服务


  今年5月,北滘正式开通公共自行车系统,新增公共自行车650辆,设置锁柱910个,在新旧城区布设39个换乘点,覆盖新旧城区、林头、广教、三洪奇等村居,并可与伦教、勒流、陈村、杏坛、龙江、均安实行通借通还,未来还将实现全区通借通还。


  公交服务方面,目前北滘镇公交线路有22条,跨镇15条,接驳北滘轻轨站的公交线路有3条,接驳碧江轻轨站的公交线路有7条,目前北滘所有村居公交覆盖率达100%。为了解决上僚、水口、碧江市民到广州南站、乐从、龙江的出行需求,开通了K990线路(均安交通中心—广州南站)和K330(龙江—广州南站)。


  同时,由北滘黄龙村委会开往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的804路公交在今年9月正式开通运营!这是首条进入黄龙村的跨区公交线路。今后,村民搭乘公交可直达佛山新城露天泳池、新城文化中心、市一医院等地,在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换乘,还可快速到达佛山中心城区。此外,通过优化番125和番97两条公交线路,北滘市民可搭乘公交在50分钟内直达番禺中心城区,享受大都市的经济、文化辐射。通过与广州地铁及公交系统的同站换乘,市民可快速出行至广州中心城区。


  在刚刚过去的10月,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至顺德陈村北滘,起自美的大道,经北滘、林头、陈村新城。这是广州首条零换乘直接进入佛山市的轨道交通,和佛山地铁3号线在北滘新城交汇。未来,北滘市民可乘坐地铁,直达广佛都市核心圈,享受大都市繁华经济和便利生活。


魅力小城有你参与更精彩


  在北滘镇党委委员、环运局局长黄志敏看来,如何创新工作方式,广泛地调动市民的积极性,一起参与北滘城市管理的建设,为魅力小城出谋划策很有必要。“用微镜头记录魅力小城的蜕变,通过发动广大市民、网友参与魅力小城的建设,就会对这座小城多一份了解,多一份热爱。”


  基于此,由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北滘分局主办、顺德城市网协办的“微拍北滘,一起来秀”征集活动应运而生。活动前期,顺德城市网通过网站、微信、手机客户端、微博、论坛等多方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发动市民广泛参与。经过近一个月的征集,共收到投递作品50多份,在50多份作品中,有走心的镜头,有专业的表达,有精彩的画面,有感人的瞬间,市民参与热情高涨。


  正如参与者苏锦坚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位生在斯长在斯的北滘人,关注和参与小城的建设不应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用镜头记录家乡的一花一木、一人一事,关心她健康还是生病了。只有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意识和责任,魅力小城才能演绎出更多的精彩。”


  微拍活动参与者新北滘人刘芬则认为,虽然拍摄过程中花了不少时间,尤其是后期的视频剪辑,但是,在拍摄的过程却是自己对魅力小城了解、思考的过程。“通过参与微拍活动,让我对北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让身边的人发现北滘的美,一起爱护她的美。”


  经过部门和专业评委的评选,此次活动评出一等奖一名,将获得1000元的奖金,二等奖2名,奖金为每人500元,三等奖5名,奖金为每人200元,优胜奖30名,送出精美礼品一份。获奖作品名单如下:


  一等奖1名:《绿色出行,魅力北滘》,拍摄者方先生;


  二等奖2名:《美好环境,为你点赞》,拍摄者梁先生;《北滘“美容师”》,拍摄者梁先生梁先生;


  三等奖3名:《向您致敬》、《优美的北滘公园》、《魅力北滘之交通管理篇》、《黄龙城管谢谢你》、《北滘早晨》;


  优胜奖30名:《幸福西海》、《整治过的105国道》、《美丽的北滘公园》、《一滴滴水,给小城注入生机和活力》、《醉人的君兰河堤公园》、《美城行动,从娃娃抓起》、《为环卫工人点赞》、《干净整洁的街道》、《美城行动,从我做起》、《环卫阿姨的作业》、《清晨起舞》、《美丽的北滘公园》、《干净整洁的西海村道》、《西海小学干净整洁的校门口》、爱北滘爱我家》、《操劳》、《西海小学志愿者服务队》、《林头一河两岸》、《别让他们这么累了》、辛勤的环卫工人》、《北滘的美,需要我们共同维护》、《改造后的林头村更美了》、《这样的停车环境很舒适》、《林头河涌的换新颜》、《北滘魅力小城》、《扫去垃圾,保持美景》、《垃圾中转站的环卫工人》、《环卫阿姨辛苦了》、《扫走尘埃污垢》、《公园美,人更美》。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小眼睛看世界!顺德“小雁子”玩转新科技
下一篇: 不知道怎么教学生画中国画?名师告诉你 >
 网友评论
评论一下
登   录
登录云评论
获取验证码
注册云评论
获取验证码
下一步
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绑定手机
  • 昵称
    >
  • 手机
  • 头像
    >
提交
提交
获取验证码
提交
我的评论
网友评论
城市网云评论系统 | 技术支持:广东顺德容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