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顺德区红十字会、顺德区中心血站在顺德区政府会议中心容桂室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慰问座谈会,集中慰问了五位“生命火种”的奉献者——顺德区第35至3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详细报道 一场特别的分享会:大爱相“髓”点亮温暖顺德)
现状
献血献髓总量仍然不足
会上,区中心血站站长夏传友介绍顺德区无偿献血献髓工作情况。据了解,2023年全区无偿献血总人次达3.91万,采血总量13吨,全年超3万人次因输血获得有效医疗救治。截至2024年3月31日,在顺德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市民4500人,成功捐献39人。其中2023年共招募936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0例。截至2024年3月,顺德区累计无偿献血75万多人次,连续25年无偿献血100%满足临床用血需要。
无偿献血献髓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爱心的接力、生命的分享,需要更多公众的积极参与。近年来,尽管顺德区无偿献血献髓率不断提升,但相较于总人口基数,献血总量仍然不足。在当天座谈会的通报和解读中,同样表达出“这一数字仍远远满足不了患者需求”的意思。
据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病的重要手段,根据医学统计,患者寻找非血缘配型相合的捐献者的概率是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甚至是几十万分之一。由于受到捐骨髓库捐献志愿者的数量及配型概率的影响,很多亟待治疗的患者因缺乏造血干细胞捐献而失去宝贵的生命。
如何才能不断壮大无偿献血队伍,增加无偿献血的血液来源?笔者认为是“有了解才有理解”,市民群众对无偿献血献髓的认识仍远远不够。其实,笔者也是因为2016年参与顺德首例造血干细胞报道,从而对无偿献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开始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中。同时,很多市民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还停留在“钻骨抽髓”的刻板印象,导致许多市民望而却步。
我们也应看到,在鼓励和促进无偿献血的进程中,仅靠精神层面的宣传和褒扬是不够的,缺乏对献血者的有效激励措施,也往往是公众献血不积极的原因之一。
建议
完善献血关爱和激励机制
这次座谈会,顺德区政府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代表进行慰问,表达对爱心勇士的致敬,同样是希望通过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呼吁更多人加入献血献髓的队伍中来。
参加当天座谈会的5位捐献者中,笔者留意到,他们最初都是从参与无偿献血开始,然后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比如第3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范信泉,作为一名急诊科男护士,2019年开始无偿献血,2022年1月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4月12日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
实际上,目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抑或是媒体层面,对于无偿献血献髓工作的宣传力度依然不够。比如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在笔者的印象中,顺德缺乏让人印象深刻的开放互动式的宣传或活动,导致公众对于献血献髓的认知“藩篱”无法在短期内打破,遇到特别急需用血时期,对于红十字会或血站等血站服务部门,都是极大的挑战和考验。
笔者建议,一方面在“世界献血者日”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普及献血科学知识,有效地促进公众的相关认知,让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另外一方面,在宣传和弘扬无偿献血的同时,有关部门应积极制定措施,优化完善对无偿献血者的关爱和激励,既体现了对献血者的尊重,也能让“善有善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在物质奖励或精神嘉许上都有相应的保障和鼓励。
无偿献血有哪些“着数”呢?据笔者的了解,目前顺德不断完善献血关爱和激励机制,除了在用血、表彰方面加强对献血者的人文关怀,还加强对献血者的优待措施,比如为献血者购买保险,向其发放纪念品并给予餐饮、交通补贴等,为新市民提供积分入学。另外,笔者认为可将无偿献血加入个人征信系统,作为“顺德好人”评选等荣誉的优先条件,在升学就业、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待遇倾斜,也可以在游览公园、风景区以及医院就医方面予以费用减免等。
期待
献血献髓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在2024年2月7日召开的顺德区中心血站2023年度工作总结会议,该站站长夏传友提出“发展规划”:一是紧绷质量弦,确保血液安全;二是提高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参与度;三是加大对献血者的关爱力度;四是促进新技术的创新和设备更新;五是加强血液库存管理,科学合理调配血液资源;六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无偿献血工作的支持。
笔者了解到,这也是夏传友履新站长后,首次公开对血站未来发展“定调”,说明也认识到了目前无偿献血献髓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热切期望,在顺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以及广大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者、无偿献血组织机构的鼎力支持下,顺德献血献髓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的突破。
编辑:文宁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