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钟楼
位于大良凤山东路钟楼公园
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原建在梯云山麓
即现在人民礼堂所在地
明隆庆四年(1570年)迁建于现址
历经3次重新铸造
顺德钟楼创建于明嘉靖三年,钟楼上的铜钟历经过多次重新铸造。
最古老的铜钟于明朝弘治年间,由当时的知县吴政举主持铸造,上面有铭文“容匪千石,象匪九州,鸿音琅琅,退食悠悠,口如哑然,惟吏之羞,惟政之疣,惟民之恸”。喻为吏为政原则,并以时时回荡声音的钟声自我警醒。
明朝嘉靖六年,知县林应聪又主持铸造另一个铜钟,并悬挂钟楼上。据记载,这个钟重89斤,上有铭文,但后被台风吹毁。而最后一次便是在清朝康熙三十年,顺德知县徐劬主持重铸大钟。
钟楼有段古
据记载,大钟由于钟声过于洪亮,曾给当时的徐知县惹了麻烦。相传,驻守顺德的绿营总兵刘诏因五更好梦被惊扰,要求徐知县下令停止撞钟,却遭拒绝。刘总兵一怒之下,在总兵衙门(即现在钟楼公园旁的停车场)的旗竿上高悬红灯一盏,夜夜逼射县衙门,意在破坏“风水”。
事有凑巧,徐知县的幼子不久后一病不起,县衙的吏役归咎于刘总兵挂灯搞鬼,徐知县偏不信邪,下令坚持如常撞钟。
再后来,好端端的大钟莫名其妙坼裂,钟声终于沉寂。至乾隆三十九年,大良城绅才按原样重铸。
海外僧人铁链换走通音藤
相传钟楼上的钟一旦敲响,能响遍十里乃至百里。一位海外的僧人到顺德拜见当地官员,他说:“你们用来悬挂钟的绳子已经破旧了,钟这么重,绳子一旦断裂,恐怕把钟摔倒地上。我这里有一条用上好的铁铸造的铁链,把它换上吧。”官员认为所言甚是,便答允。
但后来发现,换上这条上好铁链后,钟敲响的时候再也不能响遍十里乃至百里了。顿时醒悟,原来那条破绳子是一条通音藤,只有用这条藤悬挂的钟,敲响后钟声才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可惜的是,发现这个“秘密”时,这条通音藤已经被这位僧人带到海外去了。
铜钟千斤,闻声十里
饱经风霜岁月的钟楼
如今伫立在城市的高楼之中
驻足凭栏闭目遐思
仿佛听到从远古敲响钟声
编辑:韩堤
来源:大良文化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