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大良第一码头繁华之际,对面有一间在顺德知名度很高的大良炮竹厂,在大良炮竹厂生产的十多年时间都是大良人重要收入的来源。
大良炮竹厂建于1958年,旧址在凤山路,之后搬到新路也就是现在的清晖路,最后搬到了沿江西路,后因炮竹爆炸事故停产,改为大良塑织厂,目前位于小熊电器的营销中心织梦园的东北面。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炮竹厂在镇内分布了好几个车间,除了大良河边(今沿江花园附近)外,还有凤山路边(今体育中心)、锦岩岗边(今圣景花园附近)等处,以及更多的是分散到各个家庭的手工作业点。那时大良镇超过一半的家庭都有参与炮竹生产,学生放学后就在家里与炮竹纸打交道,赚取家用补贴。
炮竹厂主要生产“鸡州仔”,“鸡州仔”是一种俗称,“鸡州仔”如女孩捹辫,捹炮成串,所以大良人又称“捹辫”、“捹炮”。“鸡洲仔”的成品是一种小型连串炮竹,主要出口东南亚华人地区。
据网友叶中平描述,当时任炮竹厂的胡书记告诉他,当年的大良炮竹厂共有1300名员工,并且都是计件工,每名职工每个月大约可以赚34元,炮竹厂职工的工资在当时属于社会的中上等,一份工资可以养活2个人。另外,大良炮竹厂有5000个发外加工卡全城派发,得到加工卡的大良家庭,晚上可以全家齐齐出动制作炮竹的材料加工。一家五口的家庭每个月可以多25元收入,在当时这一个月的收入可以养活1.5个人。
1978年大良约4万人,按这推算,大良约1万人是靠大良炮竹厂养活的,由此可知,大良炮竹厂对大良经济有巨大的贡献。
大良炮竹厂于大良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也是当时大良镇人自信和底气的重要来源。
编辑:韩堤
来源:综合整理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