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时政速递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后现代化时代,设计与文化如何相互“链接”


  近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在巽美术馆开展了一场主题艺术沙龙分享。本次分享主题为“从广州塔的命名看当代城市文化”,以此案例为开头将沙龙探讨的话题扩大到文化研究领域,具有针对性地为听众提供了如何将“设计”与“文化”相互链接的思路。


  据介绍,巽美术馆作为一个综合性文化艺术平台,构建了研究"消费社会"的实验场,成为顺德以当代艺术和文化领域的新地标。城网君了解到,巽美术馆不定时邀请艺术家和文化学者举办展览或讲座论坛,积极组织各类文化公众教育活动和参与公共艺术项目实践,在顺德释放当代艺术文化元素,不断推动孵化顺德本土设计。本次讲座邀请的正是当下著名文化学者冯原,冯原以其独特的个人文化视角,向听众介绍了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坐标轴模型”,具有针对性地评价当下艺术设计在全球化与地域化背景下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体验关系。


冯原在巽美术馆开展了一场主题艺术沙龙分享。.JPG


冯原在巽美术馆开展了一场主题艺术沙龙分享。


  “艺术与设计之间既是亲兄弟的关系又有所分离,设计与当代经济的发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顺德制造业发达,在设计方面具有很大的需求以及丰富的经验。”冯原解读,顺德发展与文化紧密相连。过去是以追求现代化为目标的时代,当下已经进入后现代化时代,经济和文化都在发生极大的转型,文化在不断创新并具有多样性,顺德工业设计也在随之改变。


  随后,冯原抛出本次讲座的话题:“左派还是右派?从广州塔的命名看城市文化。”他以其参与命名广州塔的经历为主线展开分享。广州塔作为广州向国际展示的窗口,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应该如何命名?方案发布后,征集到十八万多个名字,舆论哗然,专家组与民间展开激烈的争论。


冯原以“从广州塔的命名看当代城市文化”为主题展开分享。.png


冯原以“从广州塔的命名看当代城市文化”为主题展开分享。


  “其命名困境在于当下的媒介时代,每个人都能发表意见,具有公共性的事物需要服众。”冯原分析道,因此最后选择的答案不一定是最佳的,但要是意见最少的。


  对此,冯原提供了一种以十字坐标作为名字的分析量度模型,横轴表示以阶层为中心的文化态度取向,左边即为左派,右边即为右派。关于左派和右派定义,另类的、反抗的、独立特性的、标新立异的、恶搞的、挖苦嘲讽的都是左派;华丽的、歌颂的、赞美的、主流价值的、都是右派。纵轴表示以品味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取向,上端可以成为有文化修养的,下端可称为随大流趣味。以此分析,“广州塔”这个名字不偏不倚正在其中,这就是意见最少的。


  “我们的选择,其实不仅是我们自己的,它还联带着塑造我们趣味的知识、价值和‘阴谋’”这是冯原对当天讨论话题的总结。


▅延伸讨论:


Q:城网君:顺德是“中国戏曲之乡”、“中国龙舟之乡”,又有“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顺德的文化符号中不乏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这些文化如何赋能顺德工业设计?


  冯原:关于现在工业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及现代化文化思想问题,我们首先正确理解这两种文化。所谓的传统文化是相对而言的,后现代化时代的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种文化大背景之下,这是全球性的文化,是流动的,无地域性的。而传统文化是相对过去的,或者更具有地域性的。从今天的发展和格局来看,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去理解这两种文化。


  一方面,我们应该义无反顾的走向面对未来的无边界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正在发生的文化”也可成为“流动性的文化”,我们要让这种文化发生在这个地方,属于这个地方,这也可能将成为未来的传统文化,这样如果一个地方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那么其文化也将更有具创新性。


  另一方面,就岭南地区而言,能够拥有现在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因为相对开放和包容让这个地方不断吸收和改进自己的文化。所以这一点我认为,岭南地区的传统也是她面对未来的精神,对于传统文化也应该采取尊重并延续的态度。


  我不建议把传统文化跟“正在发生地文化”相结合,也不建议互相替代,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相互替代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最好的方法就是他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各自发挥。那么流动性的文化应该可以说是兼容并蓄,走向拥有巨大的不确定性的未来,不确定性越强,活力越大;传统文化保持延续,并让其精神得以流传。


Q:城网君:冯教授此前也有讨论过“乡村振兴”的话题,那么如何利用文化助力顺德乡村振兴?


  冯原:我们在谈到乡村振兴时不要忘记,并没有单独存在的顺德乡村,也没有单独存在的城市化的顺德,两者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没有今天的工业化城市,那么也没有所谓的乡村,当代的乡村振兴,并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过去是回不去的。我们现在所引以为傲的,想要振兴的、值得传承是的那个时代下的某种精神,以及在新技术条件下的生态和风貌的更新。真正的振兴其实是让传统的精神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的复活不是简单的顶替。


  我们在转入后现代化时代,后现代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文化的多样性,这个阶段传统的农村变成稀缺资源,它不再是被现代所取代的对象,而是另外一种现代,它寄托着一种可以与现代化并存的价值观。因此当下振兴的乡村,并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振兴其中可以与现代并存的寄托。


  按此理解,我觉得顺德具有很好的潜力,正如农业社会顺德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桑基鱼塘,这是岭南水乡经济、文化的体现,顺德人将其摸索、实践成为当地主要的农业生产模式,这也体现了老一辈顺德人务实、肯干、敢于创新的精神,这股精神足以让迅速转入工业时代时候同样保持活力,同样也能在后现代化时代创造出一个新的方向。(梁碧柔 视频/谢逢萍 访谈内容有删减)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顺德文学三喜临门,佛山小小说创作基地在陈村揭牌
下一篇:顺德如何变更靓,近16万人围观这场头脑风暴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