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文化 > 文化古仔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大鱼海棠?化为“鱼中仙子”的大良鱼灯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电影《大鱼海棠》中,人死后灵魂化而为鱼,人之精魄是游曳无常的大鱼,暗含着老庄天道无形,大道无常的思想。



电影《大鱼海棠》,“大鱼”的形象


  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被“椿”守护一生的“大鱼”,而是披着“鱼皮”的灯。



大良鱼灯(图源于顺德城市网网友“Jane通”)


  有人问:“这鱼不鱼灯不灯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这个东西是手札的传统顺德大良鱼灯。它是一种极富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以鱼为型,以竹为骨;蒙上明纱,内燃灯烛时,通体透亮,摇头摆尾,活灵活现。小者双手可握,长者可达丈余。鱼灯的颜色神态各异,商铺挂上鱼灯,点缀着节日的天空;若市民手舞鱼灯,穿行闹市,则呈现争奇斗艳,观者驻足的闹景。


  根据记载,这种有着灯笼功能的传统灯饰是用于顺德大良的一种习俗活动——鱼灯舞。在当时的活动中,三声炮响,鼓乐齐鸣,由彩旗队给队伍开路,接着是鼓乐队,其中有八音队和十番飞钹。紧跟着是一对武士打扮的壮汉,各挑着玲珑标致的木花篮桶,桶上有小铃铛’当啷’作响。再后面是飘色板,锣鼓框,最后便是长长的鱼灯队,很是热闹。


  大良鱼灯是清代民俗艺人送给顺德这片水乡的礼物,其兴盛了足足一百多年,出现过许多扎鱼灯的能工巧匠,能称得上百家争鸣,在典籍中记载下来的有巢二记、巢溢记、何松记和北门八记等。可惜的是遭遇抗日战争与一系列社会变革后,这项习俗日渐式微,鱼灯技艺便也逐渐流失。


  如今的大良鱼灯手艺继承人潘智江,鱼灯制作技艺继承自其父潘培森。他从事鱼灯制作近50年之久,自16岁便开始学习鱼灯技艺的他,是全凭借自己的爱好在坚持。而潘氏家族其实也并非以制作鱼灯营生,而是以所创立的文秀舞狮队进行的节日、开业庆贺演出为主业。与大多数传统手艺人一样,他们做手艺并非因“非遗”价值所驱动,劳碌半生仍然坚持对鱼灯“的留守,是出于积极的精神寄托,是不忍心这一手艺消逝于世间。


  而要做出好的鱼灯,除了坚守,手艺人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要做出好的鱼灯,艺人们一定要对鱼的体态了如指掌,很多鱼灯艺人都是自己买鱼回来观察,拍照,并自己亲手绘制图纸。养几缸鲤鱼、金鱼在家是常事,如果对鱼的形态动作都不熟悉,扎出来的鱼灯神韵就差得远了。


  现在大良鱼灯已经是顺德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德也有开办各种鱼灯兴趣班,教导顺德年轻一辈认识鱼灯,好让这金光粼粼的鲤鱼,还可以继续游动下去。


  (文/综合整理,图源于顺德城市网网友“Jane通”,编辑/畅子)


  未能联系到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你好,旧时光!这是属于大良的光阴岁月
下一篇:是迷信吗?关于顺德烧香的那些事儿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