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街直达 > 勒流 > 活力文化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勒流祠堂:百年沧桑诉说龙眼家风传承


  编者按: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弘扬历史文化传统,勒流宣传文体办公室携手顺德城市网,特别推出《走祠堂,采家风》系列报道,一起走进勒流各村居,探访祠堂古建文化和村居风物,挖掘历史文脉,寻访好家风好传统,更好的发挥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为美丽文明村居、匠心勒流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悠悠古桥,葱葱古树,依依古祠堂,交互辉映,惊艳了她2000多年的时光。勒流龙眼村,古称“龙渚”,其历史最早追溯到汉代以前,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尤以祠堂最见特色。  


  据村中长者回忆,龙眼历代建有祠堂数十座,其中吕氏宗祠二十余座,梁氏宗祠二十八座,还有周、杨、麦、李、陆、余等姓氏宗祠多座。村内的梁氏大宗祠、吕氏大宗祠更是见证了龙眼几百年来的风云沧桑。



如画般的龙眼古桥美景


奋发图进,方得盛世祠堂


  据悉,梁氏鼎盛时期曾有28间祠堂,多在明永乐和清康乾盛世期间始建,历经数百年沧桑,毁拆大半,仅存两座。其中,梁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前身为四世祖的“钝叟梁公祠”,距今五百余年。最后一次修造是光绪十八年,距今也有一百二十年了。


  据考,南宋末年,有梁氏霁峯、梁凤、仲清、闲守兄弟四房及其叔尚义公,经珠玑,下羊城,播居龙渚(即今龙眼),后建祠于安山、演水之间,世代繁衍,枝繁叶茂。



梁氏大宗祠前身为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四世祖的“钝叟梁公祠”

  近百年间,祠堂做过饭堂、育蚕、幼稚园、生产队址、仓库、工厂等,历经风雨沧桑与人为随意改动,已面目全非。经梁氏各房族人商定,决定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修缮,并于2012年6月27日落成重光。


  “梁氏发新枝兰桂腾芳长茂盛,祠堂开广宇棠棣竞秀永昌隆。”走近梁氏大宗祠的大门前,一副对联首先映入眼帘。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兄弟间互相友爱,都有才华和本领,谓之棠棣竞秀。梁氏族人梁孔升告诉城网君,族里兄弟姐妹的关系很好,有族人遇到困难,族里也会慷慨解囊。




墙上的灰塑画描绘了梁氏族人奋发拓新章的景象


  前座的正面灰塑有三组,正中灰塑,形态各异,树木远近错落,一对梅花鹿在嬉戏,丹顶鹤与吉祥鸟站在葱绿的万年松上昂首前方;鹍鹏在峭崖之上,双翅已展开,脚即离崖,有冲霄九万里之势;一松鼠在摘食松果,两只正在玩耍。左边灰塑,峻山远近有致,树木点翠其中,山间曲径与山上各亭阁相连,在平静的港湾泊着的几只渔舟将要启航。右边灰塑,山势巍峨,溪水淙淙,溪边树木成荫,小桥变通途,可达山中各亭阁。



建筑风格极具岭南特色


  大门口右边的墙是一组二幅灰塑画,其一为南迁图,描述了梁氏先祖从陕西东迂再南移,过梅关入珠玑,宋军紧追而南逃的事迹,其二为国泰民安图,描述了梁氏家族定居安山之南、演水之畔,太平盛世,夜不闭户;梁氏族人奋发拓新章,事业有成,人丁兴旺和睦,贤能辈出的景象。



梁孔升向城网君介绍石雕的寓意


  宗祠右前方有三块始于家庙留下的精美大石雕,镶嵌在水磨砖框内,古色古香,另有一番韵味。梁孔升向城网君说起其中寓意,第一幅是五只蝙蝠的合体,寓意着五福临门,第二幅是麒麟,寓意着加官进爵,第三幅则为如意,寓意着皇恩浩荡。梁孔升说,这只是自己的看法,每个人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是可以的。



梁孔升向城网君展示其手绘的族谱树


  “以前这些祠堂都是梁氏族人发展比较好的年代建立的。一度破败,改革开放后,又重新建立起来。这正说明了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当日,梁孔升向城网君展示了其手绘的族谱树,为了制作族谱树,他广泛收集资料,并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整理和校对等工作。后来,他手绘的族谱树被选入《顺德龙眼梁氏大宗祠与中华文化》一书中使用。



墙上《谦恭勤慎》为梁敦彦嫡孙梁世平所书


  值得一提的是,近代,龙眼村梁氏走出一位名人,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梁敦彦,他的名字与中国近现代史有着密切联系。梁敦彦赴美留学前,其祖父立“谦恭勤慎”四字训诫,梁敦彦始终严格遵行,做到谦虚好学,诚信有礼,勤奋上进,严于律己,后任清末外务部尚书和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曾举荐詹天佑主理京张铁路,倡导用庚子赔款办清华学堂,成为梁氏好学上进的好榜样。


家风传承,文运兴则族运必兴



吕氏大宗祠迄今已有五百余年

  据了解,上世纪五十年代,龙眼尚存吕氏宗祠二十余间,后因多种原因,目前较为完整的仅存明景泰年间所建五世祖竹滨公祠。五百余年来,竹滨公祠历经风雨虫蚀,祠堂内部分木、石、砖雕已经损毁严重。为使家族史迹得到保护流传,2012年,吕氏族人重修竹滨公祠,并改名为吕氏大宗祠。


  翻新后的吕氏大宗祠坐东南向西北,三间两进着左路建筑,总面阔22.2米,中路面阔12.9米,总进深29.3米。面阔五间,进深三座,左右有配殿。祠前为白石板小广场,前、中座之间有大天井和大平台,中、后座之间有丹墀式大台阶。里外砖雕、木雕、石雕甚多,工艺精美。



独具岭南特色的砖雕


  吕氏族人吕永和告诉城网君一件趣事,以前有一条河直通祠堂门前的小路,小河弯曲着像一个钩子,连接着小路组成了一个“丁”字,寓意着人丁两旺。


  “祠堂是维系宗族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桥梁。”吕永和表示,现在每年族里有什么活动,都会在祠堂举行,跟人提起在祠堂举行活动,也倍感自豪。



宗祠,是维系着族人间的关系的桥梁


  “恩拔副岁优五贡谒,祖花红金三十元,中举人谒,祖花红金四十元。”吕氏家族素有奖学和尊老爱幼的传统,据吕氏族谱记载,对族人考上秀才、举人、进士,吕氏家族都会给予相应奖励。此外,对七十岁老无子者,族里每月拨助米三斗,对六十岁以上无子身故者,族里会为其购置棺材。



族谱记载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

  据记载,顺治甲午年间,有吕氏族人绣岩公,通过科举入仕,担任江西永丰县知县,其长子考上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次子考上庠生(秀才),家中诗书氛围浓厚。此外,绣岩公不仅考虑着自己后代的学习,也考虑着族里的子弟的读书问题,捐了自己六亩地作为族里的书田,为族中子弟读书的补贴,让他们好好读书。正如吕氏族谱所云:“夫文运与族运相因,文运兴则族运必兴现。”



吕、梁两位长者互诉岁月的故事


  时至今日,吕氏族人一直保存着尊老爱幼和奖学的传统。据吕永和介绍,每年族里都会为吕氏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准备一次宴席,并对孤寡老人进行慰问。此外,对于吕氏子弟考上大学、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族里都会有给予相应的奖励。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吕氏曾出过一位名人吕根。1984年1月29日,邓小平首次南巡路过顺德在清晖园停歇,时任县委书记欧广源和县长吕根接待了邓小平。(姚易)


■相关链接:


勒流富裕村: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的地方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勒流富裕村: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的地方
下一篇:勒流祠堂:水乡文化,孕育南水醇厚家风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