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时政速递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顺德网议:乐从陈家祠如何刷存在感?



活化后的陈家祠还缺少“存在感”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覃海妮) 近日,区镇与顺德城市网举办的“悦赏顺德”镇街魅力网友采风行第三站走进乐从,获得热烈反响。而作为此次采风行程之一的陈家祠博物馆,更是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9月27日,网友“树木华美”就在顺德城市网博客上发起提问:“沙滘陈家祠的大门何不完全打开?”,不少网友觉得,乐从陈家祠还不够“自信”,因此如何提升乐从陈家祠的自信,大胆刷“存在感”便成为了网友热议的话题。

陈家祠“大门”开得不够大?

  据记者了解,陈家祠是由沙滘的陈氏族人为祀奉先人、联谊议事而建,建成于清代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是岭南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与广州陈家祠号称“姐妹祠”。1991年5月列入顺德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列入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从2007年9月开始,乐从镇政府陆续投资近2千万元修缮沙滘陈氏大宗祠,现在陈氏大宗祠已经重焕往昔光彩,重现传统经典的三雕一塑(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在今年4月中旬,陈家祠更是以博物馆的身份被活化了。

  被活化后的陈家祠,如今的现状如何?“那天在参观沙滘陈家祠的空隙,在微信群发了若干张照片,很多人惊问,这是在哪里?”作为这次乐从采风团的团员之一,“树木华美”发现包括许多顺德本土的文化人竟然都对陈家祠如此陌生。

  据了解,乐从相关部门给出的回应就是:“沙滘陈家祠真正开放的时间很短,且非常低调没有通过媒体宣传,目前也仅仅是在周末有限开放,祠堂的活化方案还在进一步实施推进之中。”

  除了乐从陈家祠不被网友熟悉外,“树木华美”在采风过程中还发现,目前祠堂只有静穆瑰丽的建筑艺术及若干邑乡贤的简介,其他的设施配套并不完善。“游客即使有心想深入了解祠堂文化,也只能自己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向人请教”。由此,“树木华美”便提出疑问:既然祠堂已经对外开放,为何不将开放的大门完全打开?

建言:充实“内在”+外刷“存在感”

  不少网友都赞同“树木华美”提出的看法,并对“如何让陈家祠把门打得更开”提出建议。

  “祠堂文化是不是可以考虑用一些祠堂资料放到祠堂里进行展示会更好?”网友“离人何挽”这样建议道。随后,网友“乌鸦少年”也表示:“如果去参观陈家祠的时候,有人能在一旁介绍这个祠堂的相关历史就好了。”

  网友“静夜思”则认为:“既是博物馆但里面陈列的物品还是相对少,那么可以去民间收集更多相关的物品进来。”

  顺德并非“文化沙漠”,而是很多人都缺乏了解。陈家祠的“低调”导致很多顺德人还不认识它。网友“我隐形的”认为,陈家祠需要更多的宣传。

■话题通道

沙滘陈家祠的大门何不完全打开?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陆“顺德城市网论坛” 和“顺德城市网博客”浏览评论;欢迎网友市民报料,可拨打报料热线0757-22221840或登陆城市论坛“市民报料”进行报料。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陈村:巅峰之夜!梦想show总决赛上演
下一篇:均安:关帝巡游时尚来袭!就在这个国庆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