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需要怎样的惠民活动?(网络图)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汤海殷) “‘家门口的电影’为什么口碑好但人却慢慢少了?”昨日(6月19日),网友“豆沙包”在顺德城市网论坛上提出疑问,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热议:家门口的惠民活动遇冷?
据了解,顺德区“家门口的电影院”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是顺德区长期推进的一项民生工程,由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局)主办。2008年以来,顺德区文化体育局每年组织放映公益电影2700场以上,服务群众约150万人次,异地务工人员约占30%。截至2016年2月,共放映22000多场。去年,顺德为此投入约120万元。此外还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仅在农村放映,在社区也放映,因此,顺德区能翻倍地完成省下达的放映场次任务,放映完成比例在全省排名第4。
然而,网友则提出,“口碑是挺好的,但好像越来越少人去看了,挺浪费资源的。”真的是这样的吗?网友分析几个有可能导致的原因,其一,地理位置的限制也让受惠人群受限,距离远的居民参与积极性不强;其二,如今有其它更多节目可供选择,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不一定每一次都场面热闹;其三,公益电影播放的更多的是“老片子”,年轻人更多选择在网上观看,而老人家对观看的片子也有选择性;其四,宣传力度不够,或许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个活动。
建议:惠民活动需不断完善
根据网友分析,家门口的惠民活动是有遇冷的可能性,既然发现问题,就更需要在思考中寻求完善的方案,正如有网友所说,“惠民活动能让街坊休闲生活增添快乐,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越来越精彩!”
那么,街坊需要怎样的惠民活动?该如何去完善?网友提出,一方面,针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电影的选择需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口味,大众化路线是很难走的,还不如一个个群体去吸引。此外,不能仅仅是放电影,要增强与街坊之间的凝聚力,如电影播放之后还有影评交流等其它有互动交流的附加活动。另一方面,惠民活动要多样化,可以融合其它的活动形式,穿插更多其它的活动,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保持街坊对活动的新鲜感和参与欲望。此外,除了在社区的公共场合播放,其实进入到一些养老院等场所也是一个很好的惠民形式。
■话题入口
“家门口的电影”为什么口碑好但人却慢慢少了?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陆“顺德城市网论坛”和“顺德城市网博客”浏览评论;欢迎网友市民报料,可拨打报料热线0757-22221840或登陆城市论坛“市民报料”进行报料。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