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她历史悠久,物阜民丰;她文化积淀深厚,历代名人辈出;她商品经济意识强烈,曾一度是顺德“四小镇”之一。这个方圆3.65平方公里的地方叫黄连。而随着时代发展,黄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逐渐落后于周边区域,致使发展受阻、社区凝聚力不足。自2013年被顺德区委确定为全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以来,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黄连拉开了序幕……
如今,两年过去了,农改令黄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活在黄连的人们又是怎样看待这样的改革的?为更好解读黄连农村综合改革的创新发展,剖析“黄连农改模式”,顺德城市网通过对各领域改革探索的深入研讨和总结,推出“黄连农村改革——那么远,这么近”系列报道。
街坊的心热起来了!现在的黄连,有点甜(顺德城市网网友“福源”摄)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郑勇亮) 问起对黄连现在的变化是什么感受,伍桂楚说:现在的黄连,有点甜。
“80后”妹纸伍桂楚对“娘家”黄连的感受表达很可爱,这应该是她内心真实的感受。伍桂楚是黄连人,现在是黄连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主要负责黄连的宣传文体工作等。她是黄连农村综合改革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当事者:改革之路很遥远,我们该怎样走?
黄连改革有两个主体:居委会干部、黄连居民。
身处改革之中,居委会干部既是改革的施者,又是改革的受者,他们是剖析黄连改革中重要的一个群体。在改革的道路上,黄连居委会干部担当怎样的角色?对待改革,他们态度又是如何的?在他们眼中的黄连改革,又是怎样的?
伍桂楚形容:黄连的改革看起来遥远,但实际又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改革好像并没有那么难以捉摸。一如这次系列报道主题所言:改革那么远,又这么近。
远的是,改革是一个大概念,用什么内容去填充这个概念?这是包括她在内的,黄连两委班子起初最难理解的问题。谈改革,不仅是黄连居民觉得高大上,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亦是需要时间去消化,去认识。因为谁也没有改革的经验,改革的路会走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尝试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改革初始,于黄连居委会工作人员而言,真的是觉得这条路很遥远。
黄连长者主动学习,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顺德城市网网友“福源”摄)
改革初:连续5天开了8次会,大家都有点懵懂
那么,改革之初的黄连,遇到了怎样的问题?
“我是跟着张乃顺书记一起来到黄连的,我特别记得在改革初期,居委会组织了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党代表、黄连的乡亲代表,连续5天开了8次会。书记讲解了黄连要进行农村综合改革的事情,说黄连接下来要建成以综合服务、历史观光、水乡活动体验为主的岭南特色水乡村落社区,希望听听大家的建议。大家听起来都不相信,以为又是‘新官上任一把火’,说说罢了。”伍桂楚谈到,当时大家确实是对改革一知半解,对“岭南特色水乡村落社区”概念难以理解,有点懵懂。
事实上,顺德城市网记者了解到,黄连当初要推行农村综合改革时,居委会内部的支持力量是有限的,甚至是抗拒。总体来讲,黄连改革初期,是被动的,不仅是居民,居委会工作人员也持怀疑观望态度。用“举步维艰”来形容,并不为过。
伍桂楚并不能很清晰地判断改革的结果,但是她相信黄连可以走得更好。可能这是作为土生土长的黄连人对家乡未来的期盼,衍生的自信心。或者,应该说,宁愿相信黄连会变好。
改革中:从解决居民身边小事做起,赢得信任
不管居委会干部们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参与改革,改革还是如期在黄连拉开帷幕。
既然改革的马达已经发动,那就必须想办法去打开一个口子。万事开头难,该用什么办法打破改革的僵局?“听民意”、“从解决居民身边小事做起”,这是黄连改革的第一步。
但是这一步也走得不容易。
不容易来自两方面:习惯了传统的村居治理方式,居委会干部们愿意放下身段去听民意吗?第二方面,已经产生了抗性的居民们愿意和干部们沟通吗?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当时,黄连的做法是:建立社区党代表和党员志愿者两支队伍,并由社区党总支挑选约80名党员作为社区党代表,每人定向联系30至35户群众,上门联系次数每季度不少于1次,收集民情民意集中反馈到居委会党代表微信群,及时解决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关心的身边事情。
在居委会内部,干部们也统一要求:必须要转变思想,从原来的管理到服务,不能再以高人一等的管理者心态地开展工作。
纵使如此,问题还是会存在的。
“当初我也和搭档一起负责定向入户联系群众,收集民情民意,也遭受过冷眼质疑,有居民毫不客气问‘你们是来干嘛的?我不需要说什么,不认识你们……’就是对我们极为不信任的感觉。”伍桂楚谈到当时的无奈。
而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被怀疑和主动沟通过程中,居委会将村里坏掉的路灯及时修好了,由之前房前屋后随处是垃圾,到后来农户院舍、道路十分整洁,环境变好了。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居委会的态度:我们是想做事的。
黄连居民对居委会的信任加强,抢唛发言表达对黄连规划发展的建议
改革后:街坊的心热起来,改革就有希望了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心付出,自然不怕街坊们看不到。逐渐地,街坊们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冷言冷语少了,有些热心的街坊还主动参与。
黄连党委书记张乃顺记忆最深刻的是,当初一位把干部赶出门的老人家,在经历了多次的沟通后,老人家主动登门居委会,找他聊天喝茶,和他谈论自己对居委会工作的想法。还有,在刚刚开始的榕树下规划宣讲活动,街坊们不请自来,积极“抢咪”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还有,从2014年一度令黄连成为媒体关注焦点的“发现·黄连”文化之旅,到后来黄连社区营造协会的筹备成立和运作,再到今年的盛大敬老晚宴,无不饱含着黄连社区居民共同出谋划策,参与社区建设的影子。
而今年上半年,黄连社区营造协会成立,让黄连人来管黄连,这是协会的宗旨,发挥黄连人的智慧,帮助黄连发展。据了解,协会积极参与黄连社区改革研讨,为社区建设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多方资源。
改革结果不下定论,但一起奋斗的感觉很美好
而这一切的改革变化,伍桂楚感受最深的是,之前居委会和居民“那么远”,现在是“这么近”,这就是黄连经过两年改革后,她最深的工作体会。
“现在社区邻里看到我们,只要是认识我们的大都会相互主动打招呼,这就是我们现在收获的居民认同和支持,在改革这条道路上,我们依然在前行,我相信黄连会变得越来越好。”现在,伍桂楚对黄连农村综合改革更有信心,因为大家心连心了。
改革,并非能够一蹴而就的。黄连改革没有借鉴经验,居委会干部也好,协会或其他社会组织都好,在改革这条路上,他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成功,亦有失败的经历,但不管如何,大家的心热起来,希望就有了!
这个可能就是伍桂楚说到的“有点甜”。甜是指看到了乡亲们互相友好,伙伴们做事有劲头,看到黄连正在慢慢地向着好的方向走。纵使改革尚未有结果,但是大家同心协力,一起战斗的感觉是美好的。
■黄连农改系列报道
黄连农改:那么远,这么近,遇见未来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