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正建设区适子纪念馆,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料图)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利荣聪) “栈鬼”顺德话在顺德各地有着不一样的“版本”,不过,每天与这种特别方言接触的你知道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德语”在顺德的哪个地方吗?答案是:陈村镇潭洲乡登洲!
因为想发掘并保存本地的人文历史资源,顺德区决咨委委员、区博物馆副馆长李健明花费一年多时间对陈村镇潭洲乡登洲的古村落文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调查,在昨日(3月18日)举行的调查课题评审会上,他指出登洲村内在世的近百位70岁以上长者仍说着一口特别的顺德话,而经过缜密的研究论证后,李健明认为这些长者口中的“德语”可追溯至10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是现存年代最久远的顺德方言。
顺德城市网记者了解到,登洲原名“瀛洲”、“鮀洲”,后因宋末元初村中学者区适子(1234-1324)号“登洲”,人们感念其德,以其号称该地为“登洲”,并沿用至今。登洲最早的居民姓杜,后迁徙他方,难再寻觅。如今,登洲仍存区、何、吴、温、梁、黄、麦、容等八大姓。
在过去,以登洲为核心的区氏代出文人。其中,区适子撰写的《训蒙三字经》更成为了八百多年来影响整个中国文化与道德启蒙的传世经典。
除了文化底蕴深厚,登洲村内散落的古旧建筑、特别的民俗习惯都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不过,李健明指出,由于受城市化进程的冲击,当地的村落文化传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断裂现象。“当地的年轻人基本都不会说地道的‘登洲话’了,很多民间风俗正逐渐淡忘,部分珍贵的古祠堂也不复存在或面临着倒塌的危险。”
有鉴于此,李健明呼吁政府可以牵头联合权威专家、地方学者、乡村知情人成立专业研究队伍,并设立长效研究机构,对登洲乃至顺德所有村庄进行破损程度与文化结构完整度分类,再根据其特色和消亡程度进行分类,抢救正在进入消亡状态但文化价值重大的村落。
与此同时,对与村落相关的所有形式的文字记录民俗活动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收集整理,以保证村庄历史的完整性和价值的持久性,为子孙后代留下“原滋原味”的顺德文化遗产。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