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炜明
据顺德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2014年顺德籍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840人,截至10月31日,已有8407名毕业生到该中心办理就业报到手续,占总人数比例为71.0%。预计到年底将达到80%。资料显示,自2009年以来,每年都约有八成毕业生选择回到顺德就业。
看到这个数字当然首先是高兴。因为顺德籍学生愿意回到顺德工作,至少说明顺德有两大魅力:一是文化魅力,大多数学生对家乡有强烈的情感认同,正所谓千好万好不如家乡好,就是这个意思;另一个是工作机会。如果学子回到顺德,找不到工作,我估计很多学生就不一定会认同“千好万好不如家乡好”,实际上两者是互为促进的。“得唔得,唔得返顺德”,首先是因为顺德也有自己发展的机会。而从人才使用角度来看,本地人因为根在顺德,文化认同度高,一般心态比较稳定。
不过,正如一个硬币总是有两个面,我们对“八成毕业生选择回顺德就业”也要做“双面睇”,并不是大家毕业都返顺德就一定值得鼓励。更不是大学生喜欢返顺德,企业就百分百喜欢。
据顺德城市网调查,不少企业认为,顺德大学生不如外地大学生表现好。企业认为本地大学生,“有家长在背后撑腰,拼搏精神不够,又喜欢跳槽,做事缺乏持之以恒”。而据笔者观察,现在很多毕业生所以返顺德就业,实际上多多少少有一些回来“吃老本”乃至“啃老”的心理。在顺德不少人甚至家长都认为,毕业生与其到“北上广”那些工作压力大的地方做“京漂”、“沪漂”,住劏房、“朝五晚九”挤地铁过生活,不如回来顺德住上一辈早已经准备好的大屋、叹早茶享受小城休闲。所以每年高考,顺德乃至珠三角不少考生宁愿挤广东省内的二、三流学校,也不太愿意报读省外的一些比较有名的高校。
事实上,这样的“广东情结”和“顺德情结”,都是只看到广东、看到顺德的暂时的辉煌,或者是看到表面的机会而看不到潜在的危机,多多少少有一点坐井观天和坐享其成的味道。客观地说,顺德乃至整个珠三角,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很多“高潮”实际上都已经成为过去,很难再有上世纪九十年代“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机会。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崛起,且不说“北上广”那样的大城市,就是西部一些城市,发展的势头也一点不逊于顺德,所谓后来居上,实际也是一种发展规律。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来日方长,如果只懂得欣赏今天晚上的星星,而不能够预见到明天早上的晨光,往往很难看到下一段日子更美的风景。明白了这样的现实,我倒是觉得大学毕业生不一定非要选择回到顺德,“月是故乡圆”的情感当然可以理解,但是“好男儿志在四方”的祖训也需要好好品味。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