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给他们一个未来(网络图)
顺德城市网消息 (见习记者赖莉芳) 近日,佛山市教育局向外公布《开展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指出“不能到校接受教育但具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可享受‘送教上门’的服务。”
“送教上门真的能达到预期效果吗?”昨日(9月17日),“悟空是我哥”在本网站论坛发帖对“送教上门”的做法表示认同,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性质虽好,却仍惹争议
教育和弱势群体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帖子发出后,便引起了网友热议。网友在赞同楼主“送教上门是受教育权的公平体现以及对弱势群体关怀”这一看法,但也有争议存在。
“不赞成将老师送上门,即使是残疾人也需要接触社会,”“我不会ABC”说应该把孩子送到专门的残疾人学校,增加孩子们的交流。同样的“黎嘎喇”也不赞同送教上门,“老师不够,学生较长时间才能进行一次辅导,学生受益很有限”,他指出国内的师资力量普遍较弱,残疾孩子接受“不定时”教育更不利于其成长。
但“点点点”却反驳楼主“送教上门易致孩子自卑内向得不到改善”这一看法,“这些孩子首先需要老师开导打开心灵之窗”,他觉得直接将孩子推向社会反而不可取。“顺德正传”则对“教学间隔太久”问题有思考,在他看来“重度”残疾的孩子接受能力有限,连续性教学未必能消化知识,“坐在椅子上”也赞同“让老师上门辅导的周期挺合适这类群体”。
教学效果最大化,需三方齐心
顺德城市网记者发现,对于如何更好地让送教上门行动发挥更大作用,不少网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的问题”,“黎嘎喇”说道,“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吸引更多的老师,同时也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小雨儿”另辟蹊径,她提出,政府可以召集社会力量,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参与送教上门活动。
此外还有网友也从学校分析问题,“因材施教”、“制定合理教学方案”成了部分网友回复中的关键词。“残疾者状态不一需要根据量身打造合适的课程才能使施教效果最大化”“我不冷”如是说。“于心有愧”则特地强调学校必须严格执行“规定”,保证每周上课的次数。还有网友认为学校还需把关送教上门的教师综合素质。而对于“接触社会”这一问题,“旋木”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定期开展和不同性质的学生交流会。同时,他还建议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
■话题入口
老师“送上门”,重度残疾的孩子有多受益?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