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顺德陈华顺永春拳文化节上,海内外的永春弟子齐聚一堂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郑勇亮) 半点棍是老道奇技,永春拳本少林宗派。昨日(7月11日),“永春拳源流研究”项目开题会议在顺德杏坛文化站举行,来自广州、澳门等多位武术专家组成的研究组,对永春拳技艺、起源流传及其拳术名称由来进行了研讨,旨在系统梳理永春拳源流,让中国武术文化永春拳得到更好保护传承。
与省李小龙研究会结亲,欲打造永春文化产业
“永春拳源流研究”项目开题会议在顺德杏坛文化站举行
顺德杏坛的永春拳在世界各地及广东省附近地区的传播、演变,对研究永春拳历史、建构永春拳拳术整体架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当天,“永春拳源流研究”课题研究组负责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研究所原副所长、教授、广东省李小龙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关文明认为,顺德永春拳自第一代梁赞,至第二代陈华顺、第三代陈汝棉、第四代陈家廉、第五代陈国基、陈培、谭焕标等人,永春拳传人的师承脉络,以及永春拳在杏坛传播的历史,清晰了然。
其次,关文明认为,永春拳无论是拳械、套路、技法、还是拳理、源流、医术等传承,具有相当全面性,永春拳共有拳术12套,棍术6套,刀3套及其他器械,“加深挖掘永春拳,能为武术注入新鲜活力,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现代武术发展。”
此次课题研究目的,据关文明介绍,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把永春拳的源流切实理清楚,“李小龙的师傅是叶问,叶问的师傅是陈华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研究课题,把永春拳的源流切实理清楚,再与李小龙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结合,打造出具有永春拳特色的永春文化产业。”
难度:更多永春拳文物、人物或将成未知之谜
当年包括叶问在内的师弟联名送给陈汝棉开武馆的牌匾,印证了顺德永春的传承脉络
在杏坛东马宁村陈华顺故居中,保存着当年叶问送给陈国基爷爷陈汝棉开武馆的牌匾,陈华顺9个弟子均有签名,当时叶问署名“叶计问”。这是保存下来的能证明永春拳和叶问关系的珍贵文物。
当天,关文明告诉顺德城市网记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永春拳文物、人物的难以确认,“我们查询过史料,在顺德永春拳自第一代传人梁赞之前,与永春拳有关的人物,相当部分是不存在的,文物就更难找到,这应该是研究课题会遇到的最大困难。”
广州体院武术系主任、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传统体育、杂技专家组长李朝旭,广东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原主任、广东省武术协会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董德强等专家与关文明的看法一致,同时希望永春拳门派能为课题研究出谋划策,共同推动永春传承大计。
专家组希望能看到更多有关永春拳的历史文物或者文字记载。对此,顺德陈华顺永春拳第四代掌门人陈国基表示,除了申请国家非遗中涉及的资料,梁赞之前的资料文物已难以找到,但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会尽全力配合做好,共同做好顺德永春拳传承大计。
■永春拳专题报道
顺德永春拳,历史的正名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