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智能交通系统,交警部门更好地为全区车辆提速服务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万家长) 从杏坛新涌大桥到大良的南国西路是在市民印象中有名的“肠梗路”,有8个信号灯,车流量高达3万/日,从墓园路口至众裕路口需停车6-7次。而如今,通行该路段只需停车1-2次,行程时间减少了26%,停车时间减少了61%。这是顺德区智能交通建设的功劳。
昨日(5月29日),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喜忠带队视察包括顺德智能交通系统在内的全区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并提出政务信息化要共建共享。
智能交通系统也是“治安员的眼睛”
昨日下午,黄喜忠来到区交警大队交通指挥调度中心,现场视察区智能交通系统的运作过程。只见现场晰地显示了对各路段的视频监控信息,而红绿灯信息和各路口的交通流量信息也随时监控,大良、容桂镇街的路口还可以根据流量自行调整红绿灯时间,保证交通顺畅。
顺德城市网记者了解到,截至2014年4月30日,全区机动车保有量77万辆,而道路增长相对缓慢,导致大量道路交通事故、通行不畅等问题。为此,2013年起,全区开始了智能交通系统的第一期建设。系统从去年9月份试运行至今,全区共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系统、流量采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移动警务系统、交通信息安全共享等7大系统和一个综合指挥中心、一个管控平台。
至今年4月底,全面实现了20条路、99个路口的平峰时段“绿波”通行,而在高峰时段则采用各方向排队均衡控制,以减缓道路拥堵,明显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上述南国西路的情况就是案例。
此外,通过系统的高清视频监控,交警不仅可以在后台及时把握道路交通状况,从而对道路各种突发事件、以及重大活动的保卫实现灵活指挥和调度。更重要的是,这些高清视频监控也与公安局互通,对各路口的监控信息将适时传回公安局网络,如某一区域发生治安事件,通过视频可以快速确定现场情况,并利用电子警察等功能,将现场作案人的车牌、人物特征等各类信息进行快速确定。
“目前,智能交通系统是顺德信息化建设和共建共享成效最好的,较好地将交通、治安、环保等结合在一起,希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并挖掘更多实用功能。同时,系统也要与其他部门软件改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交通效率。”黄喜忠对智能交通系统称赞道。
部分信息公共平台将逐步对市民开放
随后在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动作召开的座谈会上,区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暨耀峰介绍,2012年4月,《顺德区2012-2016年电子政务总体建设项目规划》经区政府批准正式发布执行。规划发布至今,全区电子政务信息建设共打造出“十个一”核心公共平台,包括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全区地理信息系统、政府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全区车辆监控管理平台、行政审批电子网络一体化系统、顺德“市民卡”工程等。
其中,全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顺德区公众地理平台即顺德地图网的基础架构已建成,该平台主要面对公众使用的地理信息平台。已采集了11万多顺德工商企业数据,全覆盖顺德122条公交线路,超过1500辆公交车和约1000辆出租车实时运行数据。
同时,全区车辆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面,利用GPS和GPRS技术,通过路线监控、速度监控、车内状况监控实现对区内出租车、公交车、客运班车、旅游车、校车、驾陪车、固废车、建筑散料车、执法车、危货车、重型货车等 11类营运车辆的统一监控管理,保障了车辆的安全驾驶和驾驶安全。目前该平台自投入使用至今,已接入了67家GPS运营商,监控各类车辆34968台,为全区9个政府部门和23家运营企业提供车辆监控服务。
听取部门汇报后,黄喜忠对全区的信息化建设表示肯定。黄喜忠说,顺德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但在新形势下,要打造高效、满意的政府,接下来要做的还有很多。黄喜忠强调,现阶段要将共建共享放在系统建设时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更要抓住“实际的应用效果”这个根本来推进建设,同时也要利用先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建设进度。
黄喜忠也强调,电子政务建设要走群众路线,一线负责人要做好动态更新,保证信息的新鲜,更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使用者感受到便捷的使用效果,也让部分公共服务让企业、市民共享。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