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之间
临近春节,我第三次踏上去西双版纳的旅程。
1月20日晚到达昆明已近午夜。走在车站对面的北京路上,喧闹声渐渐远去,人车稀少,偶尔一两个“摩的”向我招手,空气中飘着混有盐巴和辣子的诱人的烧烤味。在何日君酒店前台取了朋友订好的返回广州的火车票,坐在大堂的沙发上等待开往景洪的大巴。旁边一位大爷看完手中的报纸,客气地将报夹递给我,让我心生感激,昆明人的朴实让我在旅途的午夜温暖如春。
凌晨一点大巴车出发,四点半车到达“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停车加水。下车如厕,车外寒气袭人,呵气如白练。早上九点到景洪,天热了起来,脱下外套,转车到勐仑,再转到勐醒,终于到了岳父家。妻子黑了些,儿子脸上绽开两朵皲裂的高原红。牵着儿子的小手,他用稚嫩的童音骄傲地说:“我爸爸回来了,我爸爸回来了!”他要把自己的快乐告诉每一个人。
第二天,我和妻、小姨子三人去易武茶马古道。
车在盘旋的公路上一路向上攀爬,旁边是陡峻的山崖,依着盘旋的山势种着许多橡胶树。天像一块蓝色的绸缎,没有一丝白云。偶尔一两株高大挺拔的木棉树一闪而过,那鲜红恣意开放的花朵点缀在青翠的灌木林中,如水墨画中的一点朱红,使整个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三十多公里山路,多是上坡,人随车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旋转,终于到了易武古镇。
看见我手中的相机,街边几个骑自行车的调皮的小男孩大方的举着“V”,将如花般的笑靥留在相机里。
穿过易武中心小学的大门,我们到了茶马古道。青石板,低矮的青瓦木质房,已经斑驳陆离的朱漆大门,门边或站或坐的老人,神色悠闲,仿佛身处世外桃源。尽管我们对此地此景充满了好奇,他们却已早习以为常。每天都有游人来来往往,在他们眼中,我们不过是匆匆过客。
走在坑洼不平的青石板上,马已不在,马帮已不在。妻说古道没有电视上的宽敞。
在“马帮贡茶万里行”的纪念碑处拍了照。纪念碑左右两边六块石头上分别刻有茶山的名字,它们分别是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这里就是千年茶马古道的源头。
转身来到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茶文化博物馆前,但馆门紧闭,我们不免有些失落。妻与四五个结伴而行的路人搭讪,却无巧不成书地遇到了茶山人家的主人黄定富(他还是应昌茶庄的庄主)及家人。热情的黄庄主带领我们来到“茶山人家”。“茶山人家”木质的屋檐下挂着六个写有烫金“茶”字的灯笼,外面还挂着两个写有“恭喜发财”的灯笼,这些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为这条静谥、古朴的老街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氛围。
“茶山人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四座阁楼围成,阁楼栏干两边分别挂着四把浅绿色的撑开的油纸伞,一边的伞上写着“中国故事”,另一边则写着“茶山人家”。右边厅堂上挂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所授牌匾,**“最受欢迎”四个大字,为这座古老的茶庄彰显荣耀的同时,更拉近了它与现代的距离。
踏上咯吱作响的楼梯,登上阁楼,栏干上挂着三个一尺来长的马铃,锈迹斑斑的圆铁筒,像一个缩小了数倍的烟囱,只是“烟囱”里还垂着一根比手腕稍细些的黑色木棍,摇一摇,发出沉闷地“咚咚”声。黄庄主说这些马铃就是马帮的标志了。
一只调皮的猴子在一位古稀老人身上顽皮的跳着,阳光照进这小小的四合院中,洒在老人古铜色的脸上,老人一任猴子捣乱,他只是眯着眼睛打起瞌睡,神情超然、淡漠,仿佛隐逸的高人。
吃罢清脆香甜的雪莲果,黄庄主邀我们品大叶茶。他娴熟地烧水洗茶具,笑着说普洱茶是“能喝的古董”,并给我们讲六大茶山、讲普洱茶,讲中外游客对普洱茶及茶文化的热爱,言谈之中更洋溢着对普洱茶的钟爱。当金黄清澈的茶倒入杯中,一股茶香扑鼻而来,轻啜一口,感觉微苦,片刻又觉甘甜,沁人心脾。黄庄主说普洱茶可泡九到十遍,越到后面茶越香。喝完第二杯,有客人请庄主一家喝酒,他邀请我们同去,我们不便再打扰,买了两个茶饼,便起身告辞。
返程的车上,舌尖茶香仍在。回味着黄庄主那句“普洱茶越泡越香”的话,不禁唏嘘感叹。
品普洱茶求一“慢”字,慢慢泡,慢慢品,方能品出茶的真滋味。
品茶如此,人生莫不如此。
世事繁芜,芸芸众生,忙忙碌碌,工作生活大都求一“快”字,一路策马扬鞭,追名逐利,只有学会让自己慢下来,“偷得浮生半日闲”,才能领略更多的人生美景。
■作者博客
(编辑:若谷)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