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广东省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选拔赛将于2007年8月1日和2日在均安举行。据了解,本届选拔赛由广东省文联、省曲协、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均安镇政府主办,主会场设在爱得乐员工村。这是当前全省曲艺界两大顶尖赛事之一,也是“情暖万家·幸福顺德”2007曲艺盛典的重头戏。对于东道主均安而言,“均安曲艺”品牌将得到一次尽情展示的良机。
去年,均安成功举办了首届“明日之星”选拔赛,并被省曲协命名为“广东省曲艺人才培训基地”,热心人士欧阳国兆被聘为省曲协名誉主席,李彩鸿、康嘉欣跻身十大“明日之星”的行列。据均安镇文化站站长欧阳祖添介绍,作为东道主,均安今年继续以强劲阵容出征“明日之星”选拔赛,文化站在年初就从沙头、菱溪、天连几个曲艺分会中挑选了6名新秀进行特训,其中4人参加本届选拔赛,他们平均年龄为14岁,代表着均安少年一代曲艺新秀的最高演唱水平。
均安镇党委委员黄海表示:“均安将全力办好第二届广东省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选拔赛,着力完善省曲艺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并努力创造条件筹建均安曲艺基金,夯实曲艺事业的发展后劲。”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均安,顺德西部的水乡小镇,该镇8.6万常住人口中,约六成为曲艺爱好者。每当夜幕低垂,遍布全镇的16个曲艺分会和数不清的家庭“私伙局”便准时开锣。1992年,均安为广东曲艺界赢得了“万家灯火万家弦”的美誉。“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曲艺之乡”、罗家宝青年粤剧团和艳阳天粤剧团两个专业粤剧团先后落户均安。均安镇委、镇政府把曲艺定位为渊源深远的特色文化,镇文化部门十分重视特色文化的传承工作。从 1998年开始,每年暑假开设曲艺培训班。均安近年举办了青少年曲艺大赛、曲艺新作演唱会、文学曲艺创作大赛等活动,拉近曲艺和年轻一代的距离,实现曲艺作品的推陈出新。
“均安曲艺”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政府重视、群众参与、活动创新,使得“曲艺”这个文化品牌被刷新为最具均安特色的闪亮名片,并且在均安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均安曲艺源远流长名伶名家人才辈出
从事文化工作30多年的均安镇文化站站长欧阳祖添讲述了均安曲艺的历史渊源。据他介绍,均安曲艺可溯源到清代道光年间民间盛行的八音锣鼓柜巡游。其时的均安各乡普遍有在农历九月举行锣鼓柜巡游的习俗,锣鼓柜上摆设各式乐器,一路巡游一路吹打,每到一乡夜宿就落脚“开局”,为乡民表演。“均安自古以来就处于顺德的边角地,三面临江,与外界接触比较困难,八音锣鼓柜巡游是当时最能吸引群众参与的活动。锣鼓柜巡游唱的是粤曲,久而久之,各村便组织本村的粤曲爱好者学唱戏,以表演大戏为主。从那时开始,陆续诞生的农民戏班就有十多个,群众基础非常深厚。这样,由锣鼓柜巡游演变而成的曲艺表演便在均安迅速发展起来。”欧阳祖添说。
到了上世纪50、60年代,均安曲艺誉满省港,涌现出一大批名伶名家。广东戏曲界“四大名丑”之一的李海泉,有“生纣王”之称的罗家权,有“打锣树”之称的罗家树、粤曲四大唱腔之一“虾腔”的创始人罗家宝等人就是当中的佼佼者,他们也是曲艺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一个地方的魅力,在于这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一个地方的魅力,也是缘于那里的文化。欧阳祖添进一步说道:“传统曲艺作为一种历史的文化沉积存在至今,对均安人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方式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均安人的文化生活离不开曲艺,曲艺也成为均安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我们现在16个曲艺分会都有一个固定的曲艺活动场所,每晚都有正常的曲艺活动,来到均安都可以看到有曲艺活动开展。”
倾力打造文化品牌村村都有戏曲分会
在新时期,均安镇委、镇政府把曲艺定位为渊源深远的特色文化,将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又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因势利导,把开展群众性曲艺活动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全面繁荣镇村曲艺事业,营造了“万家灯火万家弦”的喜人景象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赋予了曲艺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文化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使命,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992年,均安镇戏剧曲艺协会成立,开启了曲艺发展组织化的先河。随后,曲艺分会纷纷建立。截至2005年,16个分会已覆盖全镇13个村(居)。其中,仓门、沙头、太平三个村(居)分别有两个曲艺分会,此外的家庭“私伙局”不胜枚举。镇曲协和曲艺分会共有会员600多人,其中近30人为省曲协会员,10人为中国曲协会员。“所有曲艺分会都是群众组织的。村居解决了活动场地的问题,没有活动场地就马上建立会址,大部分村居每月都拨出定额的资金用作曲艺分会的开支。曲艺分会外出表演也会另外拨款支持。”欧阳祖添说。据了解,镇、村(居)两级为镇曲协和每个曲艺分会配备了条件优越的活动室,在公共场所建成了一大批文化广场和表演舞台,又给曲协和曲艺分会拨付了运作经费。地处边远地区的天连村,村委会和福委会还牵头成立了“天连曲艺基金”,筹集到40多万元用于支持分会的长远发展。据不完全统计,镇、村(居)两级每年用于曲艺事业的经费达150万元。镇曲协和各曲艺分会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通过与兄弟镇(街)以及江门、中山甚至香港、澳门等地的曲艺团体或个人进行相互走访交流,为均安曲艺的健康发展开辟了取长补短、相益进步的广阔空间。
曲艺在均安社会覆盖面之广、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之紧密,是其他东西不可替代的。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活动,对均安群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均安镇委、镇政府对曲艺重视有加,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几大节日都举办曲艺雅集、曲艺汇演,“凫洲杯”曲艺大赛等规模大、档次高的曲艺活动,致力营造曲艺事业持续兴旺的兴奋点。值得一提的是,在重阳前后,除了镇曲协和曲艺分会的公开活动后,省内的粤剧团体纷纷受各村(居)之邀莅临演出,为敬老助兴,曲艺活动达到了一年当中的高峰期。仅2006年重阳期间,均安镇举办的大型曲艺演出活动就有68场次,受惠群众达8万人次。
今年,均安曲艺事业步入了一个发展的新佳景。欧阳祖添说:“从今年初到现在,全镇已举办大型戏曲活动近30场次,覆盖全镇大部分村(居),受益群众达3万多人次。”当中,影响较大的有粤韵送乡村、“凫海粤韵颂升平”镇曲协新春晚会、慈善送戏下乡、“十个一百”送戏下乡、南沙南安文化广场落成粤剧晚会、凌沿文化广场粤剧晚会等。“另外,均安在打造队伍方面再下一城,艳阳天粤剧团成为落户我镇的第二个专业粤剧团体。在区文广新局的支持下,镇宣教文卫办和文化站还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申报,相关材料已上报国家文化部。”
培育新秀后继有人锐意创新薪火相传
“千顷鱼塘千顷蔗,万家灯火万家弦。”这是60年代初期郭沫若在顺德留下的诗句。2000年春,中国曲艺家协会工作年会在均安召开。当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家们看到各个村(居)的曲艺社里置办齐全的乐器,看到那么多热情高涨的发烧友,尤其是当看到一批10来岁的孩子都能有板有眼地配乐唱曲时,曲艺家们激动了,他们把它称为“均安现象”,认为这里“点亮了振兴曲艺的希望之光”。
尽管“均安曲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盛况,但是均安人却表现得异常清醒:年逾百岁的曲艺如何继续稳守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又如何融入现代社会,赢得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喜爱呢?曲艺要提升、要薪火相传,须有源源不绝的后劲补充,更重要的是“创新”。
为培育新型曲艺人才,均安镇文化站从1998年开始,坚持在每年暑假开设曲艺培训班,共培训30岁以下的曲艺新秀600多人次。2005年至今,文化站又将培训班办进了三间学校(幼儿园),使曲艺培训常年化,参加的学生近100人次。这些曲艺新人当中,有3人跻身广东省曲艺“明日之星”,1人成为“佛山市粤曲十大唱家”,两人成为“顺德区粤曲十大唱家”,1人入读中国曲艺演艺学院。而今年7月23日开始的第十期暑期曲艺培训班有80多人参加,年纪最小的只得8岁。
为实现曲艺作品的推陈出新,均安镇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文学曲艺创作大赛,充分调动了曲艺创作人才的积极性,累计涌现出《明珠还我掌》、《凫洲河畔觅春归》、《长城抒怀》、《延安颂》、《诚信颂》等50多首既带传统韵味又富时代气息的新作。为拉近曲艺与年轻一代的距离,均安镇又在活动中锐意寻求突破,近年举办了青少年曲艺大赛、青少年曲艺荟萃晚会、曲艺新作演唱会等形式新颖的活动,一举扭转了曲艺过往被称为“伯父戏”“伯母戏”的旧印象,掀起一股曲艺活动创新求变的风潮。
“均安曲艺”誉满中华“明日之星”冉冉升起
1992年,均安为广东曲艺界赢得了“万家灯火万家弦”的美誉;1996年,均安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文化之乡”;1999年,中国曲协授予均安“中国曲艺之乡”称号;2000年,中国曲协工作现场会在均安召开,这是中国曲协首次在一个镇级单位召开年会;2006年,广东省首届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选拔赛在均安举办并永久落户均安,均安同时被省曲协命名为全省首个“广东省曲艺人才培训基地”;同年,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广东赛区选拔赛在均安举行,罗家宝青年粤剧团落户均安;今年,艳阳天粤剧团成立,第二届广东省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又将隆重举行。
多年来,均安镇曲协先后代表省、市、区参与各项演出活动,把“均安曲艺”的名片广为播发。1992年,少年乐手欧阳剑入选中国少年艺术团,远赴土耳其参加国际少年艺术表演;1994年,镇曲协组成的农民乐队代表广东赴京参加中国社会发展成就展演出;1996年,代表顺德到浙江省绍兴市参加全国十强县(市)文艺精品展演;1998年,赴南京参加全国戏曲雅集荟萃演出;2001年,进京参加庆祝建党80周年“金曲豪情”顺德曲艺专场演出;2003年,参加了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的中国曲艺荟萃·曲唱雅集;2006年,均安曲艺新秀在各大赛事中掀起了争金夺银的高潮,12个省级以上奖项花落均安,其中,黄锦玲勇夺全国少儿曲艺大赛铜奖,李彩鸿、康嘉欣摘取了广东省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称号,欧阳子文、镇曲协乐队获得广东省“曲协杯”曲艺大赛金奖。
通讯员 张焕东(编辑:jovey)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