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消息 昨日(9月4日)晚上,容桂华口公园一带显得异常热闹,一台采血车停在灯光球场旁边,吸引了行人的注意。当晚,华口社区流动献血点开展第一次采血,这标志着该献血点正式成立。
昨日下午五点,尽管离原定的采血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但区中心血站的医务人员以及顺德区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的工作人员,早早就来到容桂华口灯光球场做准备。六点左右,随着咨询的市民越来越多,于是,他们提早开始了采血。
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筛选合格的无偿献血者,都有序地走上采血车,伸出被采血针扎过或未扎过的手臂,“紧握拳头,放松手臂”,在医生的指导下,无偿献出400毫升或200毫升的献血。随着时间的流逝,来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有增无减,往日对他们诱惑很大的商场、商铺等,今晚似乎都失去了吸引力。尤其是一些在附近工厂上班的工人,很多都是穿着上班的制服过来的。
区中心血站副站长夏传友表示,目前容桂有天佑城和宏骏广场两个流动献血点,以及设在文海西路尚都豪庭的容桂献血点,之所以在华口再增加一个流动献血点,主要是由于华口的人口密度比较大,当地居民有三千人左右,但外来务工人员达到了三万人。“他们的献血热情都很高,但去城区献血又不方便。”夏传友说,经过前期的调研和踩点,最终确定了华口社区流动献血点设在灯光球场这个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并确定采血时间为周六晚上,让这里热心献血的人不出社区就能表爱心。
此外,夏传友提到,作为广东最大的民营医院同江医院已经正式开诊,目前还没能计算临床用血量,但肯定会大大增加。而南方医科大学接管顺德北滘医院,计划发展成顺德首家三甲医院,届时也会吸引不少周边地区的患者过来就诊,临床用血量也有可能上升。因此,顺德血站要未雨绸缪,为将来的变化做好准备。
■成功派
一个不够,还多带两个
填写无偿献血登记表、医生体检、血液初筛……通过层层“关卡”,小芳最终成功走上采血车。今年刚满18岁的小芳在附近一家工厂上班,今天晚上和一个姐妹出来逛街,看见这里进行无偿献血,于是就毫不犹豫填表了。而和她一起的姐妹,由于身份证寄回老家办证,没带在身上,因此只能羡慕地看着小芳做这件光荣的事。“觉得自己很健康,又能帮助别人,所以就献血了。”小芳说,这是今天出来逛街最大的收获。
今年19岁的顺德小伙陈志涛当晚也来到献血现场,第一次献血的他心情还是略有紧张,“第一次先献200ml,看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果无,以后会继续支持。”
来自广西的小蒙,除了他自己过来参加无偿献血,还动员了两个朋友过来。不过由于准备不足,他们的献血过程产生了一些“波折”:一个没吃晚饭,两个没带身份证。最后都要把这些准备功夫和献血条件做足,才通过了筛选。
■失望派
“体重就差那么一点点,真可惜”
不要以为血站对于热心的无偿献血者都是来者不拒,记者当晚在现场就看到了不少市民带着遗憾离开的。
递上无偿献血登记表,彭欣欣感觉自己在做一件大事,她的心情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谁知道,转折就在此时出现。医务人员看了看身材比较矮小的彭欣欣,然后问她体重多少,欣欣说自己有92斤。站在电子秤上,指针离45KG的标刻处差那么一点点,医务人员“毫不留情”地说,体重不够,下次再来吧。欣欣为自己辩护,“我真的有92斤的,前段时间还磅过,肯定是你们的电子秤有问题。”但在事实面前,欣欣最终只能感受别人的兴奋,而不能体验献血的过程。她对顺德城市网记者说,“体重就差那么一点点,真可惜”。
同样遗憾地离开献血现场的,还有诸如血压过高的朱先生、身体不适的阿明等人。他们都表示,尽管这次未能成功献血,但现在华口已经成立了献血点,以后献血就方便很多,条件达到的话热情不改。
□钟柳梅 通讯员 杜为 (编辑:柱子)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