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善计划开展现场,自闭症患者家长与孩子互动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梁雯雯) 顺德慈善会推行的“同行善计划”刚刚结束初步评选,从57个申报的项目中初选出26个。据悉,相对比去年的9个项目,今年可资助实施的慈善服务项目将增加到20个以内,今年的探索脚步迈得更大。“同行善计划”的推动亦为顺德慈善机构联合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打开了一条全新的路径,顺德现代化慈善又迈进一步。
曾经
顺德慈善组织VS社会组织,交流有限
顺德如今已经形成了区、镇、村三级慈善网络,拥用慈善机构209个。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现下顺德的慈善网络基本已经覆盖到村,并且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相对于顺德慈善组织的发展,顺德的社会组织发展起步较晚,顺德社会组织发展于2009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顺德的社会组织逐渐在增加,服务的内容也由原来的“包揽”型逐渐细化。以上两种形态的组织同时存在于顺德,但是两者的交流并不算多,合作更是缺乏。
顺德当地一家社工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没有参与“同行善计划”之前,对顺德慈善组织的运作以及服务了解确实不深。“有时候我们开玩笑说,就觉得慈善会的资源比较多。”这一句话正正是反映了慈善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现状。事实上,这两者都属于顺德的社会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某种情况来说,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服务交叉,双方既有所长,亦有所短。
比如说,社会组织当前发展以政府投入为主,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而慈善组织由于传统的服务职能限制,服务范围有限。记者了解到,慈善会还是以传统的服务为主,包括助学、助困、助残等,在服务方式上多是以帮助为主,受助对象缺什么,慈善会在职能范围内就发放给他,帮扶的形式多是物资或资金。
转变
探索现代化慈善:联动起来的服务更好
但是,随着近年来顺德慈善会的探索以及参考香港、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慈善新理念后,顺德慈善会对慈善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时任顺德慈善会副秘书长的郭梓华提出了一种新的理念:从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转型和升级。
“同善行计划”正是这一理念化为行动的结果。郭梓华所倡导的“现代慈善”是一个联动社会的、规范化的、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慈善。事实上,这与顺德慈善会一直以来致力推动的“全民慈善”是一脉相承的。慈善事业的力量来源于民间,能够让全民参与的慈善是最有生命力的。“慈善工作不是政府,不是机构亦不是某些企业的事,而应该是全民都可以参与的。”
事实上,慈善会亦需要专业力量的支持。由于目前顺德慈善会职能局限,人员有限,为受助群体提供的专业化服务也有限。比如说,成功入选2014年“同行善计划”的关爱自闭症患者家长项目,这些群体并不属于慈善会帮助的范围内,但这一群体目前却又十分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那么这些传统慈善触及不到的角落,慈善会通过同行善计划,向顺德区星宸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购买服务,借助社会组织的手,为他们提供非物资层面的关爱和帮助。
于是,顺德慈善会于2014年正式推出“同行善计划”。“同行善计划”是由顺德慈善会投入资金,面向顺德的社会组织征集服务项目。最终收到32家机构提交的50个服务项目方案,9个服务项目最终入选。9个项目共投入70多万元。这是顺德慈善会与顺德社会组织范围较大的一次合作服务。顺德慈善会将这9个项目归结为5类,分别是夕阳红关爱服务、康乃馨关爱服务、春苗成长行动、社群关爱行动、扶残行动。
合作
服务不走过场,真正帮到有需要的人
同行善计划实现了两个目的:一方面为有需要的群体寻找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亦是对顺德当地社会组织的一种资源支持。
但是,参与过该计划的机构都知道,慈善会的筛选并不是那么容易过关的。“同行善计划”对资助项目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首先是明确项目的服务范围。“我们明确计划服务的是弱势群体,因为这一群体是最需要社会关注和帮助的人。”顺德慈善会副秘书长罗国荣在解读同行善计划时表示,顺德慈善会通过“同行善计划”资助社会组织向弱势群体提供慈善服务,但并不是“乱花钱”,而是借助社会组织的专业力量,为有部分服务空白的群体提供更适合的专业服务。
为了确保项目的效果,顺德慈善会除了在项目征集时明确服务范围,对入选的项目也严格把关,通过资料登记、实地走访,现场体验、回访调查等方式跟进项目的落实。江卫国是专门顺德慈善会专门负责入选项目落实的工作人员。从去年起,他的周末休息少了,经常出现在不同的项目活动现场。“我们希望确保每个项目的落实,真正让受助者受惠,不是走过场。”
此外,慈善会还对项目实施机构提出了服务对象的量化登记。江卫国告诉记者,项目除了要量化服务对象的数量外,还要求项目实施方要对每一位接受服务的受助对象建立档案。每次实施服务时,还需要受助对象确认。
江卫国说,提出这样的要求一方面是督促项目实施方真正结合自己的服务去挖掘服务对象,另外也是起到监督作用,让资金用到实处,同时也促进机构的服务。“一开始确实有社会组织有些不适应,因为他们以前的服务效果评估可能没有这么细致。”但是这正正也是对项目申请单位提出了要求:如果没有办法真正完成服务的数量,就要实事求是,量力而为,这也为避免项目实施机构投机取巧设置了门槛,有多大的能力,才能争取多大的资源。
“同行善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能够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持续性的服务,不是服务一次就了事,希望能够形成长期的关注和服务。”江卫国说,在服务中有些机构寻找服务对象时存在较大的困难,有机构不适应,但是慈善会鼓励他们尽力,因为对于社会组织而言,他们亦需要服务对象的认可,但认可并非是一次服务就可以有的,慈善会希望受助对象能够享受更持续的服务,同时也希望社会组织在持续的服务中收获服务的提升及受助对象的认可。
深化
因为了解而理解,风雨过光收获阳光
但是慈善会对执行机构也是理解的,客观上存在的问题,若机构尽力了,慈善会亦会对项目进行评估。毕竟社会组织也是新事物,同行善计划也是新事物,凡事都需要一个过程。顺德慈善会表示,过程中努力了,尽力付出了,虽然未达到预期效果,但事情是在前进的就有价值。
从不适应到适应,从少沟通到形成良性的沟通,这是同行善计划开展一年以来的变化。不少机构发现,用结果来反推过程也给他们的工作和服务带来了收获。
“以前我们只是局限在服务的社区内,但参加同行善计划后,我们需要在整个大良寻找服务对象,怎样挖掘这些服务对象?我们尝试很多方式,包括和大良慈善会、各村居或同行机构的沟通等,拓展了我们的服务资源。”大良一家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说,虽然寻找服务对象的过程挺不容易,但是过程也让他们成长,改善了服务方式,提升了服务水平。
当然,因为与顺德慈善会有了更深入的沟通,社会组织也开始逐渐了解慈善会的运作。在帮助服务对象过程中,也能够寻求慈善会的帮助,整合资源。因为了解而理解,如今,该计划正发挥出它的能量,为此,2015年同行善计划启动后,就收到了32个社会组织申报的57个项目。结合去年的实施情况,今年还增加了服务项目。
■声音
他们的支持,让我们帮到更多人
大良居家养老中心的总监罗少卿引导开展的“长者日托”和“爱心送餐”两个项目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同行善计划”的资助。今年,罗少卿再次参与“同行善计划”,她告诉记者,去年中心申请的“长者日托”和“爱心送餐”的两个项目,都获得了慈善会的资金支持,这样他们才可以帮到更多的人。
据罗少卿介绍,“长者日托”是为独居的老人提供日托服务,把老人们聚在一起开设一些兴趣班或让他们有更多的交流,不会感受到孤单。而“爱心送餐”一方面可以为80岁以上老人、低保人群及烈士遗孤提供免费送餐服务,另一方面又能解决一部分无业人口的工作问题。
“去年,‘同行善计划’分别给我们‘长者日托’和‘爱心送餐’慈善项目提供了8万元和10万元的资金支持。所以,去年因为这两项服务而受益的人员比之前又增加了几十户。因此,这笔资金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罗少卿还向记者透露,今年他们会申请三个慈善项目,除了去年已经实施过的“长者日托”和“爱心送餐”之外,他们中心还将申请一个“残疾人服务”的项目,主要是开设一些教授残疾人手工的培训班,并祝他们解决工作问题。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