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精品荟萃 > 壹周顺德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勒流龙眼文化重焕生命,根在哪里?



勒流龙眼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仍需努力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郑勇亮) 延续了600多年的“龙舟点睛”民俗文化活动,被称为龙舟“朝圣”之地的勒流龙眼村受到外界关注越来越多。龙眼村计划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专家看来,龙眼村中古建文物虽不少,但皆缺乏文献佐证,甚至有不少文物的身世都成谜。龙眼文化要重焕生命,似乎仍需要“过关”。

  11月21日,省、市、区专家研究组在顺德勒流龙眼进行座谈会,共同探讨“龙眼点睛”民俗文化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这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龙眼建设的关注和思考。

龙眼优势

龙眼点睛历久弥新,有很强区域统合能力


  小桥流水人家,蕉林摇橹,兼具古韵龙舟说唱,在龙眼,岭南水乡应有的元素都可以寻觅到。延续了600多年的“龙舟点睛”民俗文化活动,龙眼村间的水乡文化源远流长。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三,来自中山、新会、佛山等珠三角各地近百艘龙舟都会自发齐聚龙眼村,更有路途过于遥远、水路无法到达者,会用汽车将龙舟龙首运往勒流龙眼村,参加周勃太尉庙龙眼点睛仪式,并进行巡游活动,祈求风调雨顺。

  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忠烈认为,龙眼点睛历久弥新,每代点睛传人传承脉络清晰,村民参与保护村中民俗文化的积极性很高,热心讲述村中故事的村民随处可见。“而龙眼点睛能吸引广东各地的龙舟主动前来朝圣,这就足以说明勒流的龙眼点睛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代表性,对岭南龙文化有很强的区域统合能力。”陈忠烈并不隐藏他对龙眼传统文化优势的认可。

龙眼短板

短板一:村中古建文物缺乏文献佐证,身世或成谜

  龙眼村的“龙眼点睛”文化固然有其自身优势,但关注龙眼村发展的人士也不难发现,龙眼村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其中,龙眼村中许多古建文物缺乏文献佐证,它们的身世缺乏“出生证明”。

  陈忠烈在接受顺德城市网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龙渚”碑刻有力证明了龙眼村的历史渊源,但龙眼点睛在申报省级“非遗”过程中,龙眼在进行古村活化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文献资料缺乏。

  清晖园博物馆副馆长李健明认为,龙眼点睛这一习俗在顺德相对唯一、有特色,传承谱系比较清晰,这是龙眼的优势。但另一方面,龙眼村名的来历为何和龙眼有关?周勃太尉庙是否是真的为纪念周勃而建?该庙和龙眼点睛有什么内在关系?“这些问题都要找到文献或者其他物证来佐证才有说服力。”

  “我查询过史料,有关龙眼周勃太尉庙也有的说法是为纪念狄仁杰而建,该庙和龙眼点睛有什么内在关系,目前还没有文献史料有一个系统中肯的说法,相当部分是依靠口传记录难具有说服力。”李健明说到。

短板二:有代表性值得开发的特色资源有限

  此外,也有人士指出,勒流龙眼村有代表性值得开发的传统资源有限,恐怕难以撑得起整个村子的特色发展之路。梳理龙眼村目前所拥有的资源,大部分资源是以龙眼点睛为文化核心,元素相对单一。

  此外,龙眼村虽有自身的文化独特性,但其又是岭南文化中的一角。与当前一些文化古村相比,又存在相似的文化元素。再者,龙眼点睛活动有着明显的时间季节,每年的端午节前后,龙眼点睛活动才会活跃起来,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没有活动的。

  对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恩维就表示,龙眼进行古村活化,除了龙眼点睛申遗,周勃太尉庙、梁氏大宗祠、贝丘遗址等,村中能找出很有代表性值得开发的特色资源比较有限,相对逢简而言,龙眼在水文开发、古建筑数量上不占优势。

专家建言

龙眼古村活化要注重系统性,需有根可循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龙眼村又能够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呢?

  对此,陈忠烈的看法是,龙眼点睛申遗应是龙眼村民俗传统文化活化的一部分,龙眼进行古村活化切忌单一性,要注重系统活化、资源整合;并且要做到历史文化有根可循。

  陈忠烈坦言,龙眼村应同步注重古建筑群和水乡元素的保育活化,并结合自身自然资源,开发南中国最具特色的5000多亩基塘系统,活化农业文化遗产,从而让龙眼古村活化串联成珠,形式内容丰富起来。

  对此,龙眼村党总支部书记伍坤成也道出了龙眼的做法:龙眼村今年开始实行分片治污,有序开展龙眼猛流大涌河涌整治工程,同时打造文化历史内涵所需的承载空间和服务配套,希望深挖民俗文化内涵,盘活民俗资源。“村委会通过引导和资助的形式鼓励村民在保持古建筑原貌的前提下进行‘修旧如旧’,保留古村风貌。”伍坤成说到。

  基于此,龙眼村集聚水乡元素,着力重现历史内涵所需的承载空间和服务配套。如改造四方“朝圣”龙舟上岸必经的埗头,使之成为一个宽阔的观景台,让游客更好投入到民俗盛事中。龙眼村还考虑设置龙舟博物馆,使龙舟文化活动不再局限于端午节前后进行。

村民心声


古村活化要注入“龙眼”基因

  谈及龙眼古村活化的问题,有村民认为:龙舟文化才是龙眼“基因”的根本所在。该名村民建议在龙眼村入村大道路口的花坛上投建一个“龙形雕塑”,或栽种一些灌木植物并将其修剪成“龙”的形状,突出龙眼的龙舟元素。

  龙眼村民吕永和认为,水是龙眼的“基因”之一,龙眼村的建设发展要增加人与水的互动,他建议应在村内的河道两岸增设更多的具有明清元素的亲水平台,“一来突出了龙眼的古色古香,二来也让大家与龙眼的水文化有了更多的接触。”

■网友热议

  顺德城市网网友“广佛一家亲”:我们的乡村升级也罢,活化古村落传统文化也罢,所有的落脚点都应该基于“可持续发展”和“让老百姓更幸福更满意”这样的基点。而离开这两个基点,任何升级和或活化就会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和归宿。

  顺德城市网网友“轻轻”:若真的想让这个地方发展起来,最终,还是需要我们去做好自己的特色,建造自己的模式,创造自己的价值。

  顺德城市网网友“神话布拉格”:喜欢龙眼村的“土气”,龙舟说唱、龙眼点睛、贝丘遗址、太尉庙、梁氏大宗祠堂……满满的民俗文化厚重感。

■相关报道

  活化不是商业化,逢简古村的乡味如何更纯?

  观察:勒流江义村为何获评“中国最美村镇”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壹周顺德:勒流龙眼文化重焕生命,根在哪里?
下一篇:壹周顺德:伦教文旅融合用什么来留住游客?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