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常规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活了德胜文化广场的活力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利荣聪) 11月20日,一部情与法激烈搏斗的新编大型粤剧《铁面青天》在顺德区演艺中心首映。作为顺德首个大型原创剧目,《铁面青天》的首次亮相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有的戏剧迷甚至是从香港、美国前来观赏的。倘若在以往,要想看到这样大型的原创剧目,或许有些难度,但如今却容易多了。
据悉,《铁面青天》由顺德粤剧团创作,它的创作过程得到了来自区政府、社会基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下辖的‘顺德粤剧曲艺发展扶持基金’给予了《铁面青天》100万元的创作资金支持,这让剧团有了施展拳脚的物质支撑。”顺德粤剧团团长莫延祥说,除了物质鼓励外,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还为剧团的表演搭建平台,会经常邀请他们到中心表演,这让剧团的成员有了一展技艺的机会。同时,通过举办粤曲选拔比赛等活动,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也为粤剧的发展培养了不少顺德本土人才。
■成立背景
建设服务型政府,顺德推进法定机构探索
莫延祥对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很是感谢,而事实上,顺德市民也感受到了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的心意。“今年的文艺活动多了很多,而且都很喜闻乐见。”喜欢看表演的梁惠告诉记者。
据了解,2011年,顺德展开社会综合体制改革,着力建设“大部制、小政府、大社会”的服务型政府。为了向市民提供更高效率的服务,从2012年9月起,顺德全面推进法定机构探索,首批法定机构组织,涉及保障房管理、人才引进和服务、生产力促进、文化艺术发展,文化遗产保育等方面。其中,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在合并了顺德文联、顺德文化馆及顺德演艺中心三大机构后,成为了顺德首批成立的4个法定机构中,唯一一个意识形态类的法定机构。
那么,什么是法定机构呢?据悉,法定机构是指具有独立法人主体地位的公共机构。该类型机构在英美及香港等地广泛存在,并在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市场的方式,法定机构独立承担并履行政府的职能,具有职责法定、运作独立、决策民主、执行高效、信息公开、监管到位等特点。
而以成立法定机构为改革的突破口,顺德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推进城市更新工作,能够解决当前机构不稳定、人员力量薄弱、资金实力不足、工作亮点不突出等问题。直至目前为止,除了城市更新中心还在进一步筹划中外,社会创新中心、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产业服务创新中心和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等4家顺德首批法定机构均已挂牌建立,其管理层、其他工作人员也已配齐到岗。
■机构现状
4大法定机构各施魅力,公共服务渐入佳境
“将三大机构的职能融合为一,使从职人员相对集中,资源互相调配也变得更加快捷了。”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总干事周本波向记者介绍说,法定机构的运作是“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群众做主”的新模式,“政府做好了引领统筹工作,而具体事项则交给了专业的机构,政府的角色已更多地转向为了引导者与监督者。”《铁面青天》能够成功上演就是在改革后形成的浓厚创作氛围中产生的。
据了解,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在去年9月份成为法定机构以来,按照“公益为主、商业为辅、公商互补”的运营理念,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利用政策、现有场地、专业人才等资源优势,推动多方力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共参与举办各类活动、培训达2200多场。其中,文艺活动360多场,文艺培训1900多场,直接参与群众超百万人次,活动数量和群众参与人次都较改革前提高近30%。并撬动企业、商会、社会组织等社会多方资金700余万元,投入到顺德的文艺事业中去。
周本波表示,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成立后,无论是演出、培训次数,还是覆盖受惠人群数量,都较改革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而多种常规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盘活了顺德区内如德胜文化广场等文化场馆,让它们重新焕发出了新的魅力。“这些工作,对顺德整体文艺事业发展的推动都是非常巨大的。”
而经过一年的运作和发展,其他3个法定机构也已同样从起步阶段,逐步进入到积极拓展经营业务和探索实现自我造血、自我发展阶段。试点领域的公共服务范围逐步扩大,能力逐步提高,质量逐步优化,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例如,区社会创新中心通过联动“政、商、研、社、金、媒”各方力量,激活社会创新资源,引导公众认识公益、投身公益事业,引进了社会企业“永亮善品”、社会组织“中道研究所”、“顺德法学会”、“60书吧”,并开展“凤城讲堂”、“小区治理”、“社会服务交易所”等多项专题活动,成为宣传顺德改革形象的一个对外窗口,上半年接待参观座谈50多场,超过1000多人次。
而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积极推进产业服务平台建设,使政府财政扶持资金从无偿资助向无息使用方式过渡,扩大财政扶持资金的受益面;区人才发展中心则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全力以赴做好顺德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并协助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了“凤舞燕京·智聚顺德”高端人才交流洽谈会。
■机构困境
“水土不服”症状显现,移植“舶来品”任重而道远
症状一:认知度有限,近七成人不清楚它是何“物”
然而,由于法定机构是“舶来品”,与现行体制和机制会产生一定的碰撞,虽然人员、机构设置、网站等“硬件”已陆续到位,但4个法定机构在实践中也相继出现了“水土不服”和“无所适从”的症状。
今年8月起,顺德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成员对4大法定机构进行了专题调研工作。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顺德区法定机构试点工作虽然取得初步成效,公共服务渐入佳境,社会功能逐步萌芽。但是,这些法定机构都普遍存在着宣传教育力度不足、管理规定执行不到位、独立法人关系未理顺、企业化运作阻力较大等问题。
通过社会抽样问卷调查和与主要政策部门、政协委员、行业组织、利益相关方的代表座谈,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发现,群众对法定机构的认知度普遍不高,67.5%的受访者表示听过区内设立了法定机构,但对其具体性质、职责则不大清楚,甚至把法定机构视同行业商协会。
症状二:身份不独立,被当作是政府下属单位
而区属部门、镇街仍存在对法定机构的性质、定位、理念和核心价值理解不透,甚至有些主要政策部门仍然把法定机构视为自己的下属事业单位进行管理。
去年6月人大通过《法定机构管理规定》,其中明确区政府设立区法定机构事务委员会,负责推动法定机构试点工作。但该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于今年5月才正式成立,且成立至今已有五个多月,还没有召开过一次全体会议,未能发挥统筹法定机构试点工作的作用。
法定机构是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公共机构,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但人大在调研中发现,主要政策部门和法定机构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行政主管部门与下属事业单位的“主仆”关系。
除了因为仍按传统思维来开展法定机构工作,不愿意放权这些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仍是由于区人大常委会没有立法权,造成法定机构很多业务开展还需主要政策部门出面协调,无法真正独立开展工作。
■机构展望
创新思维“见招拆招”,顺德将适度扩大法定机构试点
针对上述的种种困难,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创新思维,大胆按照区人大常委会颁布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从改革方向、运作规则、监督规范、人事安排、资金使用等方面,不断健全法定机构的操作细则,鼓励和支持各有关方面践行法定机构的价值理念,努力为顺德社会体制改革走出一条政社协同共治的新路子。
而政府方面,也计划委托独立第三方机构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制定周密的评价方案,对法定机构的内部建设、工作绩效、运作情况和社会反响等诸多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的年度总体评价,对法定机构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改善建议。
其次,聘任合适的社会人士担任理事长事宜也迫在眉睫。调研组建议各法定机构通过公开招聘、委托中介寻聘或内部竞聘等方式配齐管理层人员,降低法定机构依赖主要政策部门的客观需要,进一步淡化其行政色彩,并更好地发挥出理事会的社会化决策功能,提升管理层的决策执行力和业务发展力。
虽然问题仍然客观存在,但顺德区政府也在报告中表示,仍会选择在条件成熟的公共服务领域组建新的法定机构,并适度扩大试点范围,形成法定机构的规模发展效应。
■5大法定机构的服务内容
区社会创新中心:
区委区政府副秘书长、区社会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允冠介绍,区社会创新中心具有培育社会组织、扶持社会企业、开展社会试验、培训社会人才、研究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参与等六大职能,将整合利用政、企、社、学、金(金融)等资源,引入、培育或联合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研究机构等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是顺德综合性、枢纽型、开放式的社会创新平台,为“大社会”、“好社会”搭建创新载体。
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曾宪才透露,中心除承接原事业单位提供的政府公共服务外,还可参与市场运营,结合市场需求,为社会、企业、市民提供各种人才服务,包括人才培训、考前培训、开展猎头服务等。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与社会组织、企业错位发展。社会组织、企业做得比较好的项目,中心不会参与;社会组织、企业想做但没能力做的项目,或者想做但做不好的项目,就由中心来承担。
区文艺发展中心:
顺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沈涌介绍,区文艺发展中心是整合原顺德区文化馆、顺德区文联、顺德演艺中心3个部门而成立的,其中一点是明确了顺德演艺中心的身份。区文艺发展中心将管理和经营顺德演艺中心,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多种活动。
区文艺发展中心还致力于打造顺德特色文艺品牌,加大扶持公益性文艺团队力度,开展文化下乡,提高文艺活动普及率;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公益性文化活动,进一步培育文化市场。
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
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黄小检谈到,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开展以检测服务为重点的公共服务,支持小微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创新运作财政资金,通过委托贷款、融资担保和股权投资方式,支持顺德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通过创新性设立政策性的担保、风险投资公司,带动银行资金投入,预计5年内可带动整个担保贷款达100亿至120亿元,更广、更深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同时,与社会上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错位发展,选择面向小微企业,注重长远回报,重点扶持处于孵化、初创期的项目,使企业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
区城市更新发展中心:
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副局长潘民权表示,由于顺德目前用地规模制约、用地指标稀缺,顺德的“三旧”改造只能通过挖掘存量土地进行精细化管理。区城市更新发展中心目前承担的7项职能中,有6项职能涉及“三旧”改造,涵盖政策研究、为政策实施提供综合评估、项目可行性评估、开发策划、咨询以及协助项目的报批和实施等方面。
通过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区城市更新发展中心将政府原来由于人员力量薄弱、资金实力不足而没有很好发挥的职能,整合企业投资“三旧”改造需要的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