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煦、静谧(网友“肖敏”摄)
岭南的冬季并无北国的肃杀,金灿的日光散在常绿的乔木叶尖,映照清晖的古墙,温煦、静谧。在高楼林立、车流不息的顺德城区穿梭找寻,清晖名园竟隐匿在这般天地,园外停满了各地牌照的轿车,想来他们或许与我一般皆是慕名而来的朝圣者。
从东门而入,一株银杏历经风雨沧桑几近枯朽,它见证朝代更替、人事兴衰、清晖园林三起三落,百年后终结硕果。清晖园追溯渊源至朱明皇朝,传为天章、灵阿之阁,为顺德设郡治后走出的首位状元黄士俊的宅邸。朱明覆亡,士俊老死山林。清晖园在王朝更替中,随着黄家家道的衰落,渐渐走向荒芜。漫长的沉寂后,乾隆时期龙应时购置,望族龙家数度扩建,清晖园再度焕发。抗日战火绵延,龙家远走海外,园林废弃。共和国后,清晖园由个人所有走向了群体共享,时代再一次给予了它生命。
阁楼遐思
高处俯瞰,清晖园林宛若一幅别具匠心的国画,融汇了楼阁、轩榭、廊舫、亭池多种建筑,错落宣纸间,浓淡疏密,浑然一体。
楼台浸明月,上弦月的银光装点水岸楼船,形容的正是园中精品临水船厅,别称小姐楼。格式仿粤中古代“紫洞艇”的楼船式样建造,以百年紫藤为船缆,左右各有池塘,站在二层回廊间,如入楼船眺望。为哪位小姐而建,如今已不得而知了,然而,龙家小姐龙唫芗遗留下来的《蕉雨轩稿》既有“两字相思写不成,万重忧恨转凄清”的情诗,亦有“万里长征驱疲马,八方多事误疑狐”的时世感触。身处专制时代的世家小姐,忧思与惆怅、洒脱与怨恨,在诗集中流露的黛玉之情探春之才,不正是大观园里的缩影么。无怪,有学者考究红楼作者时,推测曹雪芹是两广士人。
转身来到归寄庐前,这间朴素的小屋,倘若不是“归寄庐”这三个朴拙厚重的楷书刻字,你或许会将他忽略去了。中国常将字与人的关系,比作字如其人,从翰墨中窥见一个人的性情志趣。归寄庐三字出于咸丰年间顺德探花李文田,两家联姻,清晖园也成了李探花的归寄之处。李文田字若农、芍农,虽然官至礼部左侍郎,却时时提醒自己“农”的身份。在岭南有俗语言:顺德祠堂南海庙,顺德一带,祠堂很多,这恰是在桑基鱼塘为基础的农业繁荣后,兴建起来的。祠堂背后,涌现众多出的举人、进士。清晖园主人筑园,保留了不少田野味,这与古时顺德文人思念农作,出于一理,他们流淌的是农民的血液。
临水船厅左侧便是一书屋,取名“惜阴”,历来中外古今不乏对时间感叹名言,或许是园林主人也感触到了时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匆匆,特取惜阴书屋勉励自己以及后来者。龙家从这里走出去考取进士、举人,步入仕途,代代相继,直至晚晴还兴起了高峰。筑园伊始,龙应时便有诗言:耕读吾家事,经书敢成荒,将龙氏的基调定位为耕读之家。耕作,并非望族士人的生存需求,他们鲜有终生躬耕者,只是推崇其中的风气,作为营家治官的锻炼。在南北朝的家教书籍中耕读屡有提起,名气大影响远者要数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颜之推本人身经南北离乱之苦,三为亡国之人,目睹南朝氏族子弟多腐化懦弱,动乱面前束手待毙,毫无生存能力。
严酷的生存状态面前,颜之推在写此书教育家族子弟时,以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后人,还能主张“学贵能行”,提倡一种务实的态度。清晖园林的龙氏家族、乃至整个顺德都延续了这种耕读文化的精髓。八股取士,禁锢人才,儒生多迂腐不堪终生无成。但是,一样的体制下,龙家的进士、举人大多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引领一方。想来是耕读文化中的这种强调实践、务实的精神,弥补了传统知识分子善于“动口不动手”的不足。因此,即便是在晚清大变革的动乱时局下,龙家势力还能再攀高峰,出现了龙元僖这样的强人。
龙元僖是晚清进士,满清王朝风雨飘摇,内有天平天国席卷,外遭英法联军入侵,地方起义此起彼伏,顺德大良也为陈吉三会合起义军攻占。这一年,龙元僖正在清晖园内守孝,短暂躲避澳门后,督办起了顺德团练总局,率先认捐10万两经费,并在广州大佛寺开局,招募团勇购置枪械。随后,元僖督办广东团练,在珠三角洲地区抗击过英法侵略,直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战败团练被解散。站在惜阴书屋内,遥想当年这位捧着四书五经出身的书生,一直担任侍讲、国子监祭酒文职官位的龙元僖,在大变革到来时没有悲观没有守旧,迎着现实,担当起了一方武装统领的角色。
回顾宋元、明清交替之际、晚晴民国剧变之时,在顺德这片土地,这些动荡复杂的历史阶段,都不乏顺德干才活跃其中,如张镇孙、黄士俊、朱可贞等。不是时势造英雄,而是耕读文化的品质延续在了顺德人的血液中。
新筑的启明居前,邓小平雕像迈着步伐、意气昂扬。扭转历史乾坤的邓小平在改革之初来到清晖园,吸引他的不仅是清晖名园,更有顺德人担起改革、勇于开放、敢于实践的风气。启明居内,展列着顺德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在国内担当起先锋角色的图片。在历史变革重演之时,担当务实的顺德文化,使顺德人再次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如今,开放之后的几十年里,顺德的商贸产业繁荣,桑吉鱼塘逐渐淡出了视野,宗族祠堂早已褪去昔日的庄严。斑驳陆离的都市,太易使人迷失。然而,企业家的慈善、抱团组合,承接改革试点、探路先行,顺德人的作为依然深深烙上了先辈的印记。
或许,世事纷纭莫测,繁华凋零,回廊台阁湮灭灰飞,如能领略一方水土代代相沿的品质,也该算是不枉这趟千里朝圣了。
诗书文气
“风静带兰气,日长娱竹阴”,这是维新领袖康有为的墨迹刻版而成,飘逸俊秀,与读云轩湖畔回廊奇石相映。古语言:石乃云之根。天色微明,远观此处,湖畔生烟、雾石迷离,恍入仙境。
清晖园内匾额回廊对联几乎每一处都有名家题留的真迹,或为权贵官宦,或为文人墨客。乾隆之子成亲王在此题有“绿云深处”横匾。诗书画三绝之誉的才士黎简,每作成得意之作,便掷笔大呼“五百年后必有识者”,如此孤傲的他也恭敬地留下了日后的清晖园名联——“白菡萏开含露重,红蜻蜓去带香飞”。清晖园林已然超脱了一个望族私家园林的范围,权力在此运筹,文人在此聚集,挣脱了狭隘,包容人世间的大雅大俗。
秀丽精致的景色没有使历代的主人忘却人间世事,沦落为失意之士“独善其身”的归隐之处,而成了蓄势的涵养之地。从开园之始的黄士俊有诗言:世间万事皆尘土,留取功名久远看。人生在世,重视己身的荣誉,使得他们在承平之世进取仕途,在变革时局愈加奋发作为了。
清晖园内有自己的刻板印刷,历代的清晖园林生活者的诗书有刻印流传,凝聚着超越奢靡浮华之外的文人雅趣。大雅不群自宏远,这是龙氏的一幅书法字,宏远之志恰是保持自身的妙药了。
文脉所系
清晖园中辟有一文化展厅,最为注目的是顺德开郡治后首位状元黄士俊的塑像,两旁展列的资料讲述的是清晖园园史以及顺德科举的历史文化。短短的四百余年,文武进士近四百人、举人超过两千人,顺德一地的科举进士、举人蔚然壮观。
仔细考究,除了宗族对科举的支持外,民间的社会团体对顺德科举人士的支持不可忽视。堪称顺德“两百年来文化事业经营大本营”的青云文社,与东莞明伦堂一起,是有清一代广东两大民间文教基金团体。
而青云文社的主要出资人之一便是清晖园主龙元僖,作为资助赴京赶考或高中的进士举人。晚晴总督张之洞在两广创设广雅书局时,青云文社一次就捐资1万两白银。不久前,在顺德乐从镇参加了一个奖教奖学基金会议,基金刚成立几个月,筹资已逾800万。如果不清楚自古以来,顺德这种重教、尊重知识的情怀,你很难想象如今顺德企业家这种慷慨助学助教的行为。
冬季的夜来得特别的快,游园半日,不觉间已到了黄昏时分,天色渐渐沉了下来。待将要走出清晖园林之际,东门一侧的清晖书院已经敞开了门,古老而简朴的书屋内,聚了几十位正在屏息凝神的习书者。
我缓下了脚步,轻轻地接近书院,门前的一位管理员见了,误以为我也是来练习书法的客人,将一本登记本递了过来。仔细一看,注册的学员有企业白领、政府人员,有二十余岁也有到不惑之年的了。仿佛跨越到了另外一个空间,古之雅趣在如今的清晖园林复活。
走出这座园林时,华灯璀璨、霓虹闪烁,繁华掩藏不住它的美丽,喧闹覆盖不了它的回响。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